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日讯(记者邓小龙)高层住户担心地库停放电动自行车存在安全隐患,在小区外建设停车棚又会影响附近幼儿园出行。这一困扰洪山区东原乐见城小区二期很长时间的电动自行车停车难题,在多方合力下最终得以化解。
东原乐见城小区二期外建好的停车棚。 记者邓小龙 摄
4月25日18时许,东原乐见城小区二期居民钟女士下班后骑着电动自行车回到家,将车停进小区西门外的车棚里,接上电源开始充电。“充满电一次一到两元,也不担心刮风下雨,挺方便的。”近半年,钟女士停车不用再进小区地库,省去了上下陡坡带来的麻烦和隐患。对于小区新建的停车棚,她连连点赞。
东原乐见城小区二期外建好的停车棚。 记者邓小龙 摄
当天,记者现场走访看到,新建停车棚内约有一半位子有序停放着电动自行车及少量自行车,车棚一侧与一所幼儿园相邻。
东原乐见城小区二期位于洪山区洪山街道乐见城社区,于2019年建成交付。小区实行人车完全分流管理,在地下车库划出专门区域用于停放非机动车。2024年初,有部分高层居民反映,在地库停放电动自行车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希望将充电停放点移至小区侧面地面区域。通过武汉市民服务热线等办理渠道,居民们提出的诉求达30多条。
为响应居民诉求,乐见城社区和小区物业多次征求消防部门专业意见,并组织二期业主投票后,研究制定了新建室外电动自行车停车棚的方案。然而在停车棚建设过程中,新的问题出现了。
小区紧邻武南幼儿园童心童乐园,一些家长看到正在修建的电动自行车车棚,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车棚建好后会挤占幼儿园门口空间,家长、孩子出行会受到影响;且车棚内包含带电设施,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安全?
针对小区居民的停车充电需求及幼儿园家长的担忧,洪山街道及乐见城社区组织小区物业、幼儿园管理方、学生家长代表召开座谈会后达成一致意见——电动自行车棚建设在原方案基础上缩减12米,并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增加保安人员24小时巡逻。
施工完成后,社区又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意见讨论,根据反馈意见增设了45升推式水基灭火器9台,阻燃板30块,安全提示板6块,同时安排专人定期巡查,确保车辆安全有序停放、充电。
乐见城社区负责人介绍,新建车棚共有400多个停车充电位,基本能满足二期居民需求。停车棚与幼儿园之间留出安全距离44米,且留有一条通道可供居民正常出行。
据了解,乐见城社区新建停车棚是2024年度武汉市群众诉求办理优秀案例之一。其他相关案例还包括,长江新区阳逻街道督办培训机构退费40余万元,黄陂区协调解决合同纠纷为抖音用户退费4万余元,以及江夏区为160多名学员办理“转课”挽回预存培训费损失等。
【编辑:陈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