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大花飞燕草擎起紫色花塔,武汉站周边“长”出花岛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02 21:2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李晨)大花飞燕草擎起紫色花塔,一串红昂起红色身姿……5月2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站探访“四线一口”环境整治时发现,白云路、和谐路、三环线匝道交会处的白云路转盘,40余种花卉、乔灌编织出3层立体花境,将三路交会处打造成一个会呼吸的“生态花岛”。

  一串紫妆点街头。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的士司机王师傅笑称,“这个转盘成了我们的天然导航,乘客都说像开进了花园。”

  行人走过一串红、毛地黄交织的“鲜花带”。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顺着转盘往北走,右侧是白云路与三环线之间的一道山坡式的生态绿楔,宽约70米、长约1公里,主要栽植了樟树、桂花等乔木。

  “经过考察比对,我们见缝添彩,巧用临近道路一侧的林间空隙,用红枫、杜鹃、美人茶、美女樱、中华木绣球、穗花牡荆、迷迭香,以及百子莲、矮蒲苇、矮牵牛等70余种适应武汉气候的多彩植物,组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立体生态组团,织就1公里的‘生态锦带’。”洪山区城管局园林绿化人员带着记者来到武汉站对面一处变电箱附近,“就连过去的一些死角,在这次的花境改造中,我们也关照到了。你看,这个只有10平方米的角落,我们种下穗花牡荆、迷迭香等彩色花木,打造出一处微型生态花境,实现‘巴掌地块’的景观逆袭。”

  一串红的热烈,衬托着桑蓓斯的温婉。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过去,武汉站周边区域缺少花色、景观氛围不足。如今,洪山区大力破解这种“绿多花少”困局,对武汉站周边5条道路、16处绿带端头,通过增花添彩、见缝绣彩,周边每个路口化身“迎宾花廊”。

  一串紫与矮牵牛在团结大道勾画紫红彩练;盛开的月季花将杨春湖路打扮成一条鲜艳的“月季大道”;青化立交桥下的杂乱菜地,植入海棠、栀子、樱花等百余株树木,变成了有序的生态花境。

  桑蓓斯在林间空地灿烂绽放。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摄

  “这不是简单的盆栽,而是构建起一个会呼吸的生态系统。”洪山区城管局绿化管理人员介绍其中的生态绿化智慧:更换一部分长势较差的苗木,选配不同花木,错峰安排盛花期;通过精细化养护,确保花木生长健康,塑造过目有彩、花漾迎宾的长效生态美学。

  来汉旅客周女士十分欣喜,“出了火车站满眼都是花,感觉一下子进入画卷中”。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