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5日讯(记者冷靖华)毕业季将至,不少留汉青年考虑的头等大事就是住所。5月5日,“武汉春季购房节”上,不少来江滩游玩的年轻人打探武汉的青年公寓。为此,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武汉青年社区“微样板”——武汉联投新青年·江苑青年公寓。
简约风的客厅十分受年轻人欢迎。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摄
联投新青年·江苑项目紧邻二环线,不仅拥有地铁双站覆盖、汉江景观环绕的区位优势,更以“个性化空间+社群生态”模式重新定义青年居住体验。
长江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公寓共有40层高,包含500平方米的二层超大共享空间、675套房间和几十个地下车位。房间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嵌入式大衣柜、橱柜等为房间增加足够的收纳空间。站在最大户型房间的透明落地玻璃窗前,江景一览无余。
270度的观景视野十分开阔。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摄
联投新青年·江苑项目负责人刘翩翩介绍,公寓共有4种户型,其中46~49平方米的奶油风揽景一居室最受年轻人欢迎,月租金1630~1850元,51~54平方米的原木风暖阳一居室也是紧俏户型,月租金1900~2050元,78~82平方米的原木风景观房可以270度弧形视野观江观湖,月租金2800~3200元。
年轻小伙许桉旗是一名滑雪教练。每年冬季有5个月在新疆教学,夏季则返回武汉。他的房间在公寓32层。许桉旗是个很注重生活体验的年轻人,在他的“细心探索”下,公寓的贴心细节被一点点挖掘出来:无阳台设计搭配墙边的可伸缩晾衣竿,干湿分离的卫生间配有可拉长的弹簧龙头,房间地板上还安装了隐形地插,藏在沙发下让所有电线隐藏于无形。
许桉旗正在用自己新买的音箱听歌。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摄
在许桉旗的推荐下,团队四人组已在此“安营扎寨”。
与许桉旗的居家模式不同,24岁的陈禾东将公寓二楼“万友引力”共享空间变成了创业舞台。这位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女中音,周末是江苑烘焙坊1号摊主,平时常在厨房研发新品。她制作的贝果已积累回头客数百名。
陈禾东在公寓二楼“万友引力”共享空间售卖烘焙甜点。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摄
她说,公寓提供的公共配套设计让她的创业成本直降30%,“这里有可移动摊位可以租用,共享空间内就能进行烘焙‘实验’”。
“这类项目提供的不仅是住所,更是城市年轻力的孵化器。”武汉房地产经纪与租赁协会研究部门负责人明晶晶分析认为,传统青年公寓侧重于“过渡”,而创新的高品质青年公寓则尝试让年轻人更关注生活本身。未来,青年公寓的竞争将聚焦于“空间服务化”能力——谁能将平方数转化为体验值,谁就能赢得市场。
年轻人在共享空间享受自己的快乐时光。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摄
记者手记:探访结束时,许桉旗的音箱正播放着歌曲,陈禾东的烤箱飘出焦糖香气。这座公寓的魔力,或许正在于让每个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主调”——无论是雪道上的速度与激情,还是面团里的温度与耐心。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