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挂什么号,到哪里就诊?AI数字人“小晶”能“说”给你听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07 19:0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7日讯(记者郝天娇)到医院看病不知该看什么科、挂什么号、到哪里就诊,患者往往会求助于导医。一款即将出现在医院的AI数字人“小晶”,能在1秒内为患者提供智能语言导医服务。

  AI数字人“小晶”。受访者供图

  这款AI数字人“小晶”由江岸区企业武汉微晶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除了应用于医院,还会出现在园区等各种公共场合。

  “数字人不是新鲜概念,但我们做的是更‘像人’的AI。”公司董事长齐夏钊介绍,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的“小晶”,可以嵌入本地化数据库,精准适配不同场景,适用于园区、机构管理。如医院的科室布局千差万别,只需导入数据,它能为患者提供语音导医服务。

  “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数字人交互速度不够,而‘小晶’最大的特点是能1秒内快速应答各类问题,输入本地数据库后,可以提供有针对性、更准确的答复。”如何做到的?齐夏钊解释,交互速度的提升是基于流媒体传输技术——传统数字人需等待整句话生成后才开口,而小晶能逐字响应,几乎与人类对话节奏同步。

  此外,“小晶”还具备了地图的记忆功能,能够识别地图和位置,提供导航服务。

  武汉微晶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夏钊。记者郝天娇摄

  在齐夏钊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了举手朝自己打招呼的“AI数字人小晶”,身着白色衬衫职业装,留着黑色短发。现在,“小晶”还在内部测试阶段。这是首个版本的外观模型,外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调整。

  5月6日,武汉微晶石内,工位上穿着短袖的年轻人们盯着电脑上不断涌现的代码,打字声此起彼伏。齐夏钊是“85后”,他的办公室里,钢铁侠手办、火影忍者摆件与精密火车模型、VR眼镜错落陈列在桌面。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工智能团队,但已经积累了11年技术。

  2012年,专科毕业的齐夏钊与伙伴们在出租屋里接下了高德地图的第一单;经历竞标失利的阵痛后,他带着团队“回炉”深造,从华中科大课堂到数字孪生新赛道,在地理信息测绘项目成熟运转后,现在又转向人工智能的新赛道。

  去年,他们为东北抚顺打造全国首个AI化工园区管理系统时,客户一句“能不能让数字人当管家”点燃了他的灵感。齐夏钊组建了一个6人研发组,连轴转了3个月,将数字孪生技术与大语言模型熔铸一炉,“小晶”雏形初现。

  “风口稍纵即逝,但扎实的功底让我们总能快半步。”齐夏钊透露,去年公司营收突破4000万元,70多名员工中七成是技术人员,每年研发费用占比近15%。此外,他们与武汉纺织大学共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是他们的攻坚“外援”。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