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光博会何以吸引世界目光?四个关键词读懂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5-09 20:0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殷殷嘱托仍在长江之畔回荡,初夏,“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将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

  第二十届光博会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共2.5万平方米,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近百款新品全球首发,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从填补国内空白到主导国际标准,从技术跟跑到标准领跑,这场扎根武汉、辐射全球的科技盛会,不仅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强引擎”,更成为全球产业版图重构的“引力场”。

  全球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光博会吸引力从何而来?

  诞生于中国入世元年的光博会,自2002年首届举办以来,便将“全球视野”刻入基因。

  当全球光电产业尚在萌芽期时,这场展会便以“让世界看见中国之光”的开放姿态,搭建起技术、资本、人才跨境交流合作的桥梁,首届光博会便吸引了阿尔卡特、西门子、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等国际知名大公司争相参展。

  往届光博会现场。

  从最初吸引160家企业参展,到如今汇聚美国、德国、以色列、法国等12国390家全球企业同台竞技,光博会的国际化进程与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同频共振。这里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更是全球资源整合的枢纽——上届大会,肖特、ABB、施耐德电气等世界500强企业首次参展,在这里寻到了拓展市场的新机遇。

  更多本土企业在光博会找到“出海”商机。在某届光博会上,潜在独角兽优炜芯结识到一家来自东南亚的大型医疗设备制造商。“这成为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关键资源。”CEO卓昌正回忆,在光博会现场,对方对优炜芯UVB LED芯片在光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表现出浓厚兴趣。后续双方经过多轮沟通与合作洽谈,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往届光博会现场。

  “这家企业将我们的UVB LED芯片应用于其生产的新型光疗设备中,借助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完善的销售渠道,我们的产品成功进入了东南亚光医疗市场。”卓昌正说,这不仅带来了大量订单,提升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还促使优炜芯针对医疗领域的特殊需求,进一步优化芯片性能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动了企业在光医疗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光博会始终站在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以新技术成果、新产品、新探索引领全球产业新风向。

  本届紧扣“光电+AI”融合趋势,瞄准6G应用、AI时代对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激光产业等热门话题,同期举办20多场行业权威专题会议,数十位国内外院士大咖、上百位产业领袖、300多场热门报告、600多位重磅嘉宾齐聚光谷共议技术规则与产业未来。

  即将全球首发的近百款新品中,既有在细分领域国际领先或突破海外封锁的产品,也有加速关键领域产品的市场应用和国产替代。上下游企业在光博会形成“热带雨林式”协同创新网络。

  中国信科旗下烽火通信将展出多芯光纤、空芯光纤等新型纤缆,支持单波速率1.2T的全光传输设备,突破传统光纤带宽极限,可针对不同场景满足业务对高带宽、低时延传输和联算的需求。光迅科技则推出全球首款低功耗1.6T光模块,功耗较上一代大幅降低,可在单模光纤500米距离内稳定传输8×200G信号,解决AI智算中心散热难题,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可扩展部署方案。

  烽火通信全自主可控400G QPSK长距无电中继传输系统。

  光迅科技1.6T OSFP224 DR8。

  从长飞光纤的全球首发光纤产品,到华工科技填补国内空白的轮胎模具激光清洗装备,再到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发布的全球首个支持单通道1.6Tb/s速率的硅光芯片……如今,光博会已成为定义下一代光电子技术规则的“战略高地”。这种以变革驱动产业升级的能力,正是全球企业争相奔赴的核心动力。

  在光博会的创新生态圈里,尖端技术与产业需求上演着高效的“光合作用”。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总经理彭芳瑜用“热带雨林”形容:“当实验室的硬核技术遇见产业链的澎湃需求,技术养分的转化效率令人惊叹。”这位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多年的专家透露,通过光博会的专业发布平台,结识了众多高校和央企,为争取重大项目奠定了很好的合作基础。

  这个顶级光电盛会的现场,俨然成为硬科技转化的“加速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湖北光网实验室等数十家重大科创平台同台亮相,构建起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闭环。这种“需求牵引研发、应用倒逼创新”的雨林生态,创造了惊人的商业效率——上届大会现场签约额飙升至386.28亿元,再创新高。

  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在往届光博会现场与客户洽谈。

  在展商通道里穿梭的华日激光董事长何立东,是见证这个奇迹的“全勤参与者”。从2009年首届展会至今,他目睹了参展企业从区域性厂商到全球产业链巨头的质变。“这里有最前沿的技术风向标。”这位激光行业老兵分享道,曾在现场与一位专家碰撞出产学研合作的火花;而与上下游企业的展位交流,更催生出多个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在他看来,光博会独特的“产学研用”融合基因,正是中国光电产业崛起的密码。

  作为光博会的“十年老友”,长盈通认为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光电技术、拓展行业合作、洞察市场趋势的高效平台,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有一届光博会上,我们接到了某家激光企业的定制委托,为其开发方形芯匀化光纤。”长盈通经过升级设备、反复实验迭代,终于成功推出新品,并扩展了公司产品线。这款特种结构匀化光纤很快被国内龙头激光企业大量采购,并多次在激光行业峰会中获奖。廉正刚博士回忆,上一届光博会上,长盈通参展的第一代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吸引了大量关注,并成功收获订单。

  长盈通技术总监廉正刚博士在往届光博会现场发布新品。

  “在现场我们收到了30多个意向合作机会,人流量比我们预期的要高50%!”说到参加上届大会的收获时,上海频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晓辉博士神采飞扬,“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非原子分子计算和测量的企业,例如做精密光学检测、光学计算成像和光传感的,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

  山东华光光电也在现场受到顾波院士的撮合,与华工科技达成了进一步交流合作。“当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客户超过20个,有几个客户当天就进行了产品试样了。”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上一届展会现场企业家追光探馆现场交流。

  当光博会迈入第二十届,这场盛会早已超越展会本身的意义,成为全球光电产业的风向标与生态枢纽。从“开放”到“市场”,从“创新”到“生态”,四个关键词的背后,是中国光谷以光为媒、撬动全球产业格局的雄心。

  正如优炜芯CEO卓昌正所说,光博会不仅是展会,更是光谷向世界递出的“产业名片”。好比一个“资源枢纽”—— 资本在这里发现硬科技潜力股,人才在这里找到技术落地的土壤,企业在这里碰撞出跨界创新的火花。“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新项目,未来计划通过光博会与全球市场进行链接,实现‘芯片发光效率’与‘设备作业精度’的协同优化。”他期待。

  (长江日报记者朱佳琦 制图| 张莉)

  【编辑:陈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