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1日讯(记者商佩)“建议官方投喂东湖红嘴鸥,让市民游客在武汉春赏樱、冬看鸥”“希望武汉多在窗口地带推广本土品牌”……这些建议都来自市民费先生。自2024年9月起,他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累计提交了30余条建议,从商圈升级到生态建设,每一条都紧扣城市发展细节。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建议不仅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逐一回复,部分建议更是已经落地实施。
“我平时喜欢四处游玩,游玩过程中会留意各种细节,观察城市的方方面面。”5月10日,费先生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遇到值得借鉴的好做法,我就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留言板反馈给武汉有关部门。”
东湖红嘴鸥伴飞。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东湖“海鸥伴飞”的短视频刷屏朋友圈,费先生由此建议,对东湖海鸥进行官方投喂,吸引更多海鸥前来。他以青岛为例,30年的栖息地修复让海鸥数量从百余只增加到了10万只,呼吁让海鸥成为武汉冬季的限定景观。
对此,东湖风景区工作人员迅速给出回应:“我们会在充分考量生态保护、鸟类习性以及游客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开展科学评估和规划。我们也会借鉴无锡太湖等地的成功经验,努力为游客打造更加多元化的生态景观。”
费先生的留言里,江汉路是“常客”,足足被提及10次。他提议在俊华大厦等大楼外立面装3D裸眼大屏;在步行街显眼位置打造招牌文化;在中山大道、水塔街增加亮化工程;在空墙拐角处设置打卡地,让游客拍照拍到手软……
江汉路步行街区综合服务中心解释称,若未来有改造提升计划,户外招牌和3D大屏的建议将被纳入改造考虑范围;彩灯等亮化道具会在重要节日和大型活动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打卡点建议也将转达给文旅部门和房管部门。
江汉路户外招牌。(资料图)
去年9月,费先生还为楚宝片区改造建言,武汉可以引进成都远洋太古里等具有集聚功能和网红效应的综合商业体,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汉打卡消费。江汉区商务局回复,楚宝地块虽暂未引进太古里,但已推荐其他优质商业资源。3个月后,好消息传来——该地块南区将与华润合作,打造4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商业街区。
“相关部门的回复很认真,我们也有电话对接过,感觉这两年武汉文旅的进步很大。”费先生说,“旅游业可以带动发展,让城市更有活力,也可以让更多人向往来这座城市发展以及投资。”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市民的建议,若方案可行,将积极推进实施,确保项目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又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欢迎市民继续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