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6日讯(记者朱佳琦 陈永权)5月15日,第二十届光博会迎来一批特殊“观察员”——由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彼得·安德雷克森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帕尔塔・班纳吉(Partha Banerjee),高丽大学特雷冯・巴德洛教授,延世大学朱哲敏教授等组成的考察团,深入光博会核心展区,从光通信材料到量子技术,从激光焊接到民生应用,沉浸式体验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完整生态。
第二十届光博会迎来一批外国探馆团。记者朱佳琦 摄
彼得·安德雷克森教授在考察华为、长飞光纤等十余家企业后感慨:“这里展现的全链条自主性,值得全球更多公司学习。”
在光迅科技展台,彼得教授驻足良久。从半导体材料生长到光模块封装,一条全自主生产线引得考察团连连夸赞。“过去我们在国际展会上看到的中国公司往往只展示单一产品。”他对比称,此前在海外展会接触的中国企业展台规模有限,而光博会“像一场全产业链大秀场”,完整呈现了从基础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创新闭环。这种生态优势令来自古巴的埃尔南德斯印象深刻:“即便是咖啡馆这样的生活场景,也能看到光传感技术的深度渗透。”
展馆二楼一座“光感咖啡馆”成为热门打卡点。华为光网络打造的这座未来空间,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实时监测人流与安防,验证了光传感技术与民生需求结合的商业潜力,让外宾直呼“不可思议”。
作为欧洲光通信大会(ECOC)主席,彼得教授在肯定中国产业成熟度的同时,提出更具前瞻性的建议:“过去50年全球光通信领域仅有三次重大突破——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和相干通信,我们急需新一代‘颠覆者’。”他注意到武汉很多高校在前沿领域有所突破,提议光博会给顶尖大学更多空间展示未来技术。
南非文达大学教授拉莫巴卡尔贝洛表示,回去后将向合作伙伴介绍光博会盛况,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南非也制定了信息与通信领域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回去将把华为一些技术纳入计划,希望与华为合作。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