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当居民拧动燃气灶开关时跃出蓝色的火焰,当工业园区锅炉房传出轰鸣的运转声,这背后凝聚着一群城市安全守护者的心血。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燃气热力管理处处长田路,正是这支队伍中的先锋代表。从业二十余载,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燃气安全管理战线书写新时代公务员的担当篇章。
近年来,田路主导的武汉市燃气管理相关做法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建厅多次肯定,一年内6次印发专题简报推荐我市燃气管理工作经验。他曾获湖北省“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田路在检查储配设施设备、压力管道运行情况。通讯员肖敏 摄
燃气安全无小事
守牢安全运行底线
“燃气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每家燃气公司巡检到位至关重要,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田路大力推动燃气生命线建设,完成燃气监管十二大业务功能模块,接入前端预警感知设备9231台套,智慧监管经验做法被省纪委监委作为全省正面典型案例推广,燃气区块链应用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的“城市全域数字化典型案例”。
田路打开智慧燃气系统,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区块链应用场景是智慧燃气的一部分,由于燃气企业巡检过程是流动的,接入区块链后,如果巡检没有到位,就无法形成闭环。采用这套系统既保证了巡检数据的真实性,也解决了海量数据核实的问题,同时保证监督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实现青山区市政管网(近200公里)全部接入区块链系统,今年内将推动我市1.2万公里“市政管网+庭院管网”全覆盖。
近两年,他还推动建立18个市级管理部门围绕燃气“一件事”的专委会联动办公制度,形成全链条联动协调机制,破解燃气监管合力不足的难题,武汉燃气机制创新经验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推广。
在燃气管理工作中,田路不畏困难,查险除患、打非治违,始终守牢燃气安全运行底线。他组织开展燃气风险隐患“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2024年排查企业、场站、用户等燃气全环节场所31.5万次,整改隐患4.1万处,改造更新老旧管网604公里,为131万户居民安装户内安全设施,高质量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全面提升燃气运行安全水平。
创新宣传形式
推动燃气安全主题公园建设
燃气安全管理,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科普宣传,向居民、餐饮商户以及企业等用气单位普及安全使用燃气知识。
“数年前的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也坚定了我加强燃气宣传科普的决心。当时,一家餐饮小店开业,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器,燃气瓶有一点泄漏,开始报警提示。店主在外抽烟,由于缺乏常识,他叼着烟进入厨房,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田路回忆说,这件事让他认识到科普燃气安全常识的重要性。
为了让燃气安全宣传不仅仅“停留在纸上”,田路创新燃气安全宣传模式,推动建设燃气安全主题公园,制播爆款宣传短片,营造燃气安全共同缔造大安全格局,宣传新模式得到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认可并向全国发文推广。
目前,我市已建成两座燃气安全主题公园,江南、江北各一座。他说:“我们希望老百姓在逛公园看风景、玩游戏的时候,可以轻松学习燃气安全知识,寓教于乐。”
田路关注到短视频的传播效果,组织拍摄《燃气风云》《哪吒之燃气安全篇》,创新形式内容,全网点击量达数十万次。
“燃气安全宣传要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双向奔赴,才能真正达到效果。”田路说。
田路(右)在武汉武煤百江燃气有限公司汉口灌瓶厂与现场负责人交流。通讯员肖敏 摄
久久为功
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者”
燃气供应是老百姓和企业可及可感的市政公用事业,田路以“服务者”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组织实施一系列让企业和群众“有获得感”的实事。
“水、电、气都有各自的营业厅,与其增加营业厅,不如把营业厅共享起来。”近年来,田路推动实施水电气一站式服务,组织燃气企业全面入驻全市17个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完成水电气共享营业厅53家。
田路说:“让老百姓少跑路,简化企业用气报装手续,这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也是我未来一直会坚持做的事。”他还推动将燃气报装纳入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简化燃气用气报装流程,实施“不动产+燃气过户”一事联办。2024年全市累计办理“不动产+燃气过户”3.37万笔,有效提升群众过户便捷度、满意度。
田路常说:“燃气安全无小事,我们多一分认真,百姓就多一分安心。”在“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的深入推进下,像田路这样的燃气安全管理人员,正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成为城市平安运行的中坚力量。他们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学习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应急处理方案,努力成为燃气安全领域的行家里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牢安全底线”的庄严承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王越 张楚楚)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