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我市推荐的杜荣辉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截至目前,武汉已拥有全国道德模范19人,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同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武汉市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全国文明村16个、全国文明单位50个、全国文明家庭3个、全国文明校园9所,数量居历届之最。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候鸟医生”。2009年春节,杜荣辉因一位被误诊为肺结核的尘肺病患者开启义诊之路,此后14年风雨无阻,每月自驾超400公里往返武汉市与咸宁市通城县,为4000余名贫困村民解除病痛。她牵头组建323人的“杜荣辉健康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湖北16个地市州、新疆博乐等地,通过“组团式”医疗帮扶,为基层锻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杜荣辉在病房。通讯员巩瑜 摄
自2007年以来,武汉已累计诞生19位全国道德模范,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他们中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潜心为国铸重器,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黄旭华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2月6日在武汉与世长辞。黄老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贡献,终身报国而无怨无悔的精神,永垂青史,烛照后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图源:新华社
他们中有“人民英雄”张定宇,在危难时刻冲锋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全国劳动模范吴天祥,一心为民,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捐资助学达1000万元,帮助500余名青年学子成长;有“全国先进工作者”王争艳,坚持“开便宜药、治良心病”,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80元;有我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离休后为贫苦百姓治病,捐出毕生积蓄。
他们中,有的人在英雄壮举中献出了生命。“最美奋斗者”黄群,在台风中抢救国家重点试验平台,用生命诠释对党忠诚;“中国好人”李道洲,不畏凶险,三次冲进火场接续救人,牺牲时仍保持着背人姿势,被誉为“救火英雄”。
他们中,很多是我们身边的楷模英雄。轮椅上的“天使志愿者”董明,用残弱身躯践行“热爱生命、创造价值”信念;荣立一等功的官东,从翻沉的漆黑船舱奋力救出幸存者,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杨小玲,在无声世界里挥洒人生,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背着瘫痪父亲上大学,自强不息撑起一片天的黄来女;替哥哥完成遗愿,生死接力为农民工送薪的“信义兄弟”孙东林;争相割皮救父,孝行感动天下的刘培和刘洋兄弟;不为利益所动,守住心底那杆“良心秤”的江家姐弟江玉珍、江远斌;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敢逆行的“快递小哥”汪勇。
5月19日,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汪勇在一场邮政快递行业的慰问活动中。
19位全国道德模范覆盖助人为乐(5人)、见义勇为(3人)、诚实守信(3人)、敬业奉献(5人)、孝老爱亲(3人)五大类别。他们的身份是公务员、医生、教师、学生、退休干部、外卖小哥,甚至是普通市民,在平凡岗位上以点滴行动树起“英雄城市”的精神标杆。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截至2024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38.9万人,相当于每四个武汉人中就有一人参与志愿服务。“红马甲”的身影活跃在文明引导、助老扶弱、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人人争做志愿者”成为市民自觉行动,英雄城市文明之根愈扎愈深。
正如武汉市民官玲所说:“榜样不是用来仰望的,而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灯火,照亮一寸天地。”
武汉市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杜荣辉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