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天搭乘地铁在城市里穿行。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地下水丰富的软土地质城市,地铁隧道经历数十年风雨后,会像人老了一样出现“骨质疏松”的常见病,需要维护修缮。
在全国七成的地铁隧道加固工程中用到的,都来自于武汉迈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隧道胶水”——刚性环氧树脂。这种“隧道胶水”既抗拉、也抗压,同时较传统材料粘度降低60%,把混凝土和钢板“焊”得牢牢的,已被应用于全国17个城市。
调制好的“隧道胶水”刚性环氧树脂,凝固后质地坚硬,呈透明状。记者 胡冬冬 摄
【研发者说】
讲述人:武汉迈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煜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减少,老人们需要补钙来保护骨骼健康。地铁隧道也一样,使用多年后会逐步出现沉降变形的行业通病。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隧道胶水”来“对症下药”
怎么给隧道治这种病症?我们先将每环300公斤左右的“隧道浇水”与固化剂按配比混合搅拌,再用注浆机将其注入钢环与隧道之间的缝隙,“胶水”就会在两个小时内固化成型,将钢环与隧道“粘”起来。
为什么偏偏是刚性环氧树脂?因为它粘得牢也填得满。
实验室中,迈郝特市场研发总监汪源用两种不同的原料调制的“隧道胶水”刚性环氧树脂。记者 胡冬冬 摄
“隧道胶水”固化后,具有高刚性和抗压强度,钢环能与隧道结构“合作”,共同承受隧道周围岩土体的压力以及隧道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荷载,不易发生变形,保证钢环加固效果的长期稳定性,维持隧道结构的安全。
此外,它还能严丝合缝地塞满形状复杂或非常微小的缝隙。让钢环与隧道之间“亲密无间”,不让地下水渗入隧道内部,腐蚀钢环和隧道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刚调制好的“隧道胶水”刚性环氧树脂,呈液态透明状,具有粘稠性。记者 胡冬冬 摄
由于隧道的地下环境复杂,“隧道浇水”得扛住高温、水泡、盐蚀、耐久,要达到要求,不光需要精准的成分配方、复杂的提纯工艺和专业的实验室设备,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测试。上次的耐久性测试,我们就花费了2160个小时,也就是整整3个月。
目前,“隧道胶水”的中试平台正在积极筹备中,将通过模拟实际环境,让“打石膏”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更加全面且贴近实际,为不同城市、不同工况下隧道变形治理提供精准测试。
实验室中,迈郝特市场研发总监汪源将调制好的“隧道胶水”刚性环氧树脂,注入混凝土裂缝中。记者 胡冬冬 摄
【大众点评】
点评人:城盾隧安(武汉)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王远伟
目前,我国地铁正处于运营维护阶段,预计在2030年将迎来运营维护高峰期。作为国内最早涉足盾构隧道变形治理的企业之一,迈郝特团队所提供的“隧道胶水”填补了市场空白,面对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适应性,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迈郝特的“隧道胶水”凝固后(下)与国内其他品牌同类产品对比。记者 胡冬冬 摄
在实际使用这款“隧道胶水”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新材料对地下水、化学物质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保护钢环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延长钢环和隧道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外,“隧道胶水”能实现在常温下施工,固化速度较快,操作相对简单,施工人员容易掌握,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隧道正常使用的影响。
(长江日报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王娜)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