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此次表彰大会上,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我市的50个单位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站在崭新起点、总结过往经验、不折不扣抓落实。这些单位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尚,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华锦社区召开“睦邻议事会”。资料图片
5月24日傍晚,在武昌区南湖街道华锦社区华锦小区,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在居民自发改造的1000多平方米花园里玩耍。
华锦是个20多年的老社区,有居民1.2万人,曾经停车位紧张、活动空间少、基础设施老化。
“近年来,社区面貌天天有变化,这是党员群众一起干出来的。”华锦社区党委书记周林说,社区的事都通过一场场“居民议事会”解决。
“居民有了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居民们自发组成了33个志愿服务队。”周林介绍,在华锦,每5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志愿活动。
在华锦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经常召集专业规划师同居民们一起,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案在广场公示,让居民投票选择。同时还催生了一批居民自发组成的“社区规划师”“社区监理师”“社区调解师”主动参与社区改造中。
周林介绍,接下来,华锦社区还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以人民为中心
全力打造新时代交通文明窗口
第十二届武汉地铁读书节活动现场(资料图片)。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持续深化“微笑服务”品牌创建,推出“爱心预约”“孕妈徽章”“末班车守候”“无障碍出行服务”等多项暖心举措;坚持将城市文脉融入交通动脉,持续深化“书香地铁”品牌建设;以轨道交通车站为阵地,打造公共服务文明窗口,8万名地铁志愿者开展了60万小时志愿服务,120个志愿服务团队与线网70座站点达成合作共建……
长期以来,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坚持以打造“城市文明风景线”“城市文化塑造线”为目标,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武汉地铁站内不断涌现出“利用站内AED救助失去呼吸和心跳的乘客”“以洪荒之力托住老人”等暖心事、善心事。
以312座车站作为文明驿站,在日均400万客流中传递城市温度,全力打造新时代交通文明窗口……
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公司将借助轨道交通优势资源不断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人民为中心,促进轨道交通文明环境更优化、文明秩序更优良、文明服务更优质、文明形象更优美。
让妇女儿童获得感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医生为患者治疗(资料图片)。
2024年,为362.7万人次提供了门急诊服务,让近12万住院患者顺利康复,完成手术治疗近5万人次,守护了2.7万名新生命平安降生,分娩量连续22年位居全省第一……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省妇女儿童和生殖健康相关临床医疗、群体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科研教学、基层指导等六大任务,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省政府重点打造的7家标杆医院之一。
近年来,该院围绕“大专科、强综合”布局,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创新型医疗服务,打造了5个国家级保健特色专科等众多优势学科,形成了一站式助孕优生、一体化孕产服务、全流程救治体系、全网络急救转运、全阶段成长指导、全方位健康管理等特色服务。
“我们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保障全要素、呵护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让妇女儿童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该院党委书记熊国良说。
全力谱写美丽武汉新篇章
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
驾车行驶在楚汉路如走花路。李子云 摄
“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不仅是对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工作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力谱写美丽武汉新篇章,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园林和林业局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奋力建设湿地花城,武汉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1024座公园、2400余公里绿道、500余个绿色驿站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对标一流、奋勇争先,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打造支点建设绿色生态高地。”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擦亮湿地花城名片,建设提升公园150个、绿道105公里,打造东西山系山林步道;加强绿化精致管理,实施“四线一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出城道路等沿线及入城口)及重点道路绿化品质提升;深入实施绿色惠民,积极推进“公园+”,加快推进绿色驿站进社区,为武汉千万市民打造更多绿色“幸福地”。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杨蔚 陶常宁 李慧紫 明眺生 通讯员李丹 产启斗 况昕昀 罗嘉柯 温红蕾 孙姝)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