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牵好“牛鼻子” “犇”出“牛”前景 周冲山上唱响生态“牧”歌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安庆

2024-03-28 09:09 来源: 安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三月,万物生长,百草返青。“哞哞……”3月18日,在桐城市青草镇江岭村的周冲山上,不时传来牛叫声。放眼望去,山林掩映下,几头膘肥体健的黄牛或低头喝水,或悠闲站立,牛犊在草地上追逐嬉戏。鑫瑞畜禽养殖场的“指挥官”鲁来根站在一旁,看着牛群,满脸笑意。

  江岭村的周冲山属于大别山余脉,群山连绵,土地肥沃,草资源丰富。2013年,一直在外从事装潢行业的鲁来根决定返乡创业,看着家乡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决定发展养殖业。

  “门外汉,没搞过养殖,小时候看我父亲养鹅,我就想照葫芦画瓢也养鹅吧。花了20多万元的积蓄分三批进了2500只鹅苗,准备大干一场,谁知鹅苗接二连三生病,出栏时又被收购商压价,赔得血本无归。”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的鲁来根并没有放弃,经过村干部及亲朋好友的出谋划策,他将目光投向了养牛。

  “请教了专业养殖人员,养牛风险低、收益高。我这个养殖场四周都是树林和滩涂草地,环境清净,构成了生物安全天然屏障,减少了其他生物带来疾病的可能性。牛群纯生态放养,肉质更香甜健康。”说干就干,2013年底,鲁来根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凑了5万元启动资金,买进了5头牛,建起了牛棚,成立了鑫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找对了路子,鲁来根的养牛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打通了上下山的交通道路,修建了400立方米沼气池,他的合作社从最初的5头牛扩展到一百余头,年收入可达40万元,吸纳了本村脱贫户和部分村民就地务工。

  鲁来根创业的脚步并不止于此,在他看来,要想把牛养好,必须不断学习新本领。他积极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多场技能培训,收获颇丰。

  “原来废弃的秸秆也是个好东西!”“秸秆变肉”的技术让鲁来根兴奋不已,他开始尝试“养殖+种植+休闲农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流转了陶驿村300亩农田种植水稻,并在桐城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投资50多万元建起1000平方米的秸秆收储车间。

  “秸秆粉碎后配上青草,牛特别喜欢吃。牛粪既能生产沼气,用来做饭照明,又能给农作物做肥料,简直是一举多得。”通过“秸秆回收—生物饲料—沤肥还田”的养殖模式,鲁来根实实在在尝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甜头。

  “在外面给别人打了几十年的工,现在我为家乡打工。”看着漫山遍野悠闲吃草的牛群,鲁来根信心满满,“要扩大规模,把我的牛品牌打出去,同时帮助更多人吃上‘生态牛’饭。”(见习记者

杨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