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根据统一部署,在辖区内继续组织开展“三无”船舶整治专项行动。
嘉鱼县交通综合执法大队积极配合鱼岳镇政府对原搬运站码头进行清理,在工作中清理出原搬运站码头2艘趸船属于“三无”船舶,当场作出限期一星期拆解的整改措施,目前2艘“三无”船舶已全部拆解。同时,积极推进生产生活船舶安装定位装置工作,从6 月10 日开始,交通综合执法大队积极主动联系嘉鱼县各乡镇迅速开展工作。目前,嘉鱼全县生产生活船舶已安装定位装置114 套,至此,嘉鱼县各乡镇船舶定位系统全部安装完毕。
通山县交通运输部门根据生产生活自用船舶实际用途以及依据《咸宁长江流域禁捕水域生产生活船舶管理指导意见(试行)》要求,5月以来,积极配合各涉水乡镇对通山县内生产生活自用船舶数量进行核减。7月底,通山县共完成生产生活船舶核减940艘,剩余生产生活船舶预计8月底完成核减工作。目前核减后的生产生活船舶统一停靠在各乡镇设置自用船舶停靠点内。
8月8日,咸安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咸安区桂花镇政府、咸安区南川水管局、咸安区公安分局桂花派出所及水库周边村委会对南川水库进行政策法规上门宣传,同时精准打击“三无”船舶和水上移动或漂浮设施。
8月7日,崇阳县交通执法大队深入青山镇大泉洞渡口检查发现“三无船舶”,2名船主通过执法人员说理式执法,积极配合自行拆解船舶,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咸宁辖区“三无”船舶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联合巡查-互通互报-共同治理”的“三无”船舶整治新局面。全市交通综合执法人员将进一步加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研判,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监管、更实的举措,尽早实现辖区“三无”船舶清零目标,从根源上清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