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直径5.4厘米
孔径2.4厘米
厚0.6厘米
玉质黄褐色,微透明,受沁变红,表面有灰色及黑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由细密的斜线纹组成的轮廓线,两面碾琢勾连谷纹、卷云纹和谷纹。 器体有一道断裂痕。
【古玉专家古方点评】
这件玉壁上形状如云头一般的谷纹,称为勾连谷纹,实际上是两个谷粒状纹饰尾部相连而形成的。这种样式的谷纹一般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到战国晚期时,谷粒之间的尾部完全断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谷粒状纹饰。
文图: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楚玉:湖北荆州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来 源:郢都故事 编辑:龚天姝 审核:安娇姣 终审:程亮
往期阅读
◆ 好样的!荆州90后小伙做了一件事,受到全国媒体关注……◆ 247.2亿元!今天集中签约 ◆ 荆州!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 最新政策解读!荆州市调整2022年社会救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