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徐红星院士在汉设立科普工作室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科技创新

2022-12-01 00:0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墨经》最早述及小孔成像现象,是最早有记载的完整的光学实验,最早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徐红星教授在一场科普报告中说。

  当天,“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在武汉出版集团揭牌。揭牌仪式后,徐红星院士以《神奇的光学漫谈和未来世界科技的推动力》为题,在科普工作室作了首场报告。

  “我们古代很早就对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光有非常科学的认识。”徐红星院士自豪地说。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他在报告的PPT上展示了《墨经》中的这段话。

  徐红星院士说,这几句话将光的特点描述了出来,就是说,光像箭一样,是直线传播,将下边投影到上边,上边投影到下边,透过小孔成人的倒像。“这个是我们古人了不起的关于光学方面的成就,在得出小孔成像这一科学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对现象的观察、描述都非常仔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是非常具有科学精神的。”

  “我国古代的小孔成像是最早的光学实验,比古希腊有记录的光学实验早了一百多年。”徐红星院士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科学实验,文化和文明程度是很发达的。他说,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小孔成像这一科学实验及其所代表的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

  这场报告会上,徐红星院士从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讲起,介绍了“什么是光”,带来了一场光学和光子科技的科普盛宴。

  他介绍了光学发展中重要的实验,例如三棱镜对光的色散、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电效应等。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光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今,光学研究已进入微纳时代。纳米光学为信息、生物、能源等众多领域带来突破性变革,光子科技也不断推动着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