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不同,美食的风格各异。同一种菜,可以叫法不同;同样的菜名,做法上也可以大相径庭。
在泸县方洞镇,一种名叫“泡粑”的早点在当地享有美誉。老饕寻食而来,发现这其实就是泸州名小吃之一的白糕,雷同的食材只是喊法不同而已。
不过,对于当地的老人来说,吃了一辈子泡粑,他们并不知道白糕是什么。
另外,镇上还有一道名叫“猪儿粑”的美食,可直到菜端上桌才发现,这道菜并非大众了解的名小吃“猪儿粑”,无论是食材还是做法可以说毫无关系,但菜名却完全一样。美食藏于民间,特别之处也等着老饕们一一品尝仔细。
01
“本味”早点吸引食客
37年坚持传统工艺
LUZHOU
“几十年来,镇上人都把它叫泡粑,有时娃娃嚷着买,也喊作粑粑,我都是后来听人说起才知道,这种糕点在泸州城里被叫作白糕,长得一样,以前却不知道。”方洞镇居民万正泉说,镇上过去卖泡粑的有好几家,但只有一家做的时间最久,买的人也最多。有人从外地回泸州,也是一次性买上百个带走。与其说泡粑是当地人口中的“老套筒”,不如说是食客偏爱这种“本味”传统。
将调制的米浆导入模具
镇上石牌坊村七组的屈义远,就是当地人口中坚持泡粑“本味”的糕点师傅。他在自家院坝里做泡粑已有37个年头,从1985年起,他和妻子耿世容就端着簸箕卖泡粑。夫妇俩最早从镇上十八梯下面开始叫卖,后来卖到了排席厂门口,又去了老酒厂门口,一路追着镇上的赶场地点走。现如今,镇上赶场点已从卫生院门前的老农贸市场搬到了方洞新农贸市场处,夫妻俩依旧坚持赶场天卖泡粑,数十年生意从未间断过。镇上娃娃吃着他们卖的泡粑,从幼儿园到大学,直到后来参加工作。外出工作的,回家的时候也一定会来买,寻找儿时记忆中的那份香糯。
屈义远有些“守旧”,做泡粑的方法几十年不变,手艺是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学到的。泡粑主材选当地产的杂米,这种米比较硬,有利于后面的米浆成型。用米兑水打磨成浆,加入一定比例的碱粉和苏打粉进行去酸和发酵,重点就在于这个自然发酵的时长,平时起码要6个小时以上,冬天可能要超过10个小时,待肉眼可见的米浆略有浓稠又带小气泡后,加入糖水搅拌均匀,再用汤勺舀到蒸笼的竹制磨具中,上锅蒸15分钟左右,泡粑就可成型,再用筷子夹入簸箕里。
看似简单的工序,屈义远始终在乎着细节,蒸笼中的纱布每天蒸煮后在阳光下晾晒,蒸笼中的竹编圆形模具也是自己动手编的,以便随时更换。数十年中,家中作坊唯一更新过两样相对“先进”的设备,就是烧柴火的土灶改成了天然气灶,磨米浆的石磨变成了电动打磨机。设备的更新让屈义远有信心“再卖个20年应该不成问题”。
新鲜出笼的泡粑
“现在有人做泡粑,为了精控米浆发酵,就用酵母粉,但我觉得不好吃。”一辈子做泡粑的屈义远偶尔也会尝尝别家做的,在他看来,用了酵母粉的泡粑更发泡一些,看起来个头偏大,但嚼起来是一粒粒满口钻的感觉,不绵扎。
到底哪种更好吃,当然各凭食客们的喜好。不过,屈义远坚持认为,自家的泡粑带米香,嚼起来软糯些,粘嘴但容易化开。口感上属实打实的米糕,能让老人和娃娃感觉更适口。
小小一个泡粑,是怎么坚持卖上几十年的?耿世容说,镇上的小本买卖只管生计,能养家糊口又适合长期做的活是最好的选择。最开始自家做的是豆腐,但成本较高,更费力,于是和丈夫商量着做泡粑,反而感觉更得心应手。自家做的泡粑,最开始卖2分钱一个,后来涨到1角一个,后来又几分钱、几分钱地涨,直到现在卖4元一斤,一斤大约11个。生意最淡时一天只能卖30多个,赶场天随便卖200个。几十年的泡粑作坊对于乡里乡亲来说都已经很熟悉,以前逢有人家里办红白事,一次性就会预定800多个,夫妻俩常常忙不赢。
“大家都说‘本味’最好,吃着安心。”屈义远坚持“老套筒”自有他的道理,这种形状不算太圆的泡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手工的痕迹,还和几十年前一样,让人放心。
02
“猪儿粑”其实是个卷子
九大碗的头碗菜
LUZHOU
软糯咸香的猪儿粑,泸州人都不陌生,也算是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方洞镇一家小有名气的饭馆中,一道“猪儿粑”菜肴的名气传遍四里八乡,有老饕慕名而来,可直到菜肴上桌才发现,口口相传的“猪儿粑”不是粑粑,竟然是一道“黄金卷子”,是九大碗的一道头碗菜。
顺着方洞镇的主街往岔道里走,见到了“方洞大酒店”。老板刘延地做这道“猪儿粑”已有40多个年头,也是这家馆子的主厨。刘延地祖上三代都是厨师,从10多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学做“猪儿粑”。如今,这道菜被他拿捏得炉火纯青,可当中的技巧却鲜有人知。
多种食材混合好后,反复揉搓
刘延地制作的“猪儿粑”是金黄闪亮的蛋皮包裹着肉酱的卷子,上桌前需蒸好备菜,呈椭圆长条形。做头碗菜需要在汤盆里垫上熟制的豌豆或是芋头,厚厚铺上油炸酥肉,放入老姜粒、沙香、八角和花椒等,再将黄金肉卷切片满铺于汤碗最上层,加入高汤上锅蒸制。备菜和上菜的速度都很快,费时费力的主要还是制作卷子的过程,需要主厨熟能生巧的手艺。
制作“猪儿粑”需要挑选较肥的五花肉剁成肉酱,再加入豆粉、豆腐、花椒、盐、姜、大葱,少许盐和水,将其全部和好,再像揉面一般用手反复揉捏,直至肉酱看不出原先红带粉的颜色。至于其中的比例,当然是这道菜的关键,几十年的时间,足够让刘延地掌握得恰到好处。刘延地说,有很多人尝试过做“猪儿粑”,但做出来的效果都不好。对他来说,这道菜所需材料的多少、调料的比例,都在自己心里,不足与外人道矣。
反复揉搓的食材配合上新鲜的蛋皮,“猪儿粑”即将完工
制作蛋皮用的是当地的鸭蛋,摊好的蛋皮还需对半切一刀,涂抹鲜蛋液,包裹好捏匀的肉酱,再上锅蒸一个多小时。如此,这道被当地人称为“猪儿粑”的黄金卷子才算完成。
“黄金蛋皮要用鸭蛋,鸭蛋色泽上乘,鸡蛋却不行。”刘延地说,蛋皮上涂抹鲜蛋液是为了让蛋皮和肉酱之间黏接更贴合。上锅蒸后还有一道非常重要工序,就是用牙签给蛋皮扎几个孔,便于排气。还要时刻关注蒸锅里的状况,要不然整个卷子就会爆开,功亏一篑。成型的黄金卷再次切片蒸煮做头碗时也不会破,蛋皮仿佛有了魔力,和肉馅紧紧粘在了一起。这道头碗菜口感清淡爽滑,汤头中没有太多的肥腻感,筷子夹起一片可透光,入口鲜滑香嫩,汤里有豆子清香也有肉香,加上红油蘸水,很是下饭。
厨师将做好的“猪儿粑”切片
“这个菜有人叫香碗,但绝大多数方洞人管它叫‘猪儿粑’。”刘延地说,10年前自己在镇上做游厨,游走于乡里农家的各类宴席,这道香碗是宴席的必点菜,也是桌子上的第一道菜,深得食客喜爱。10年前的农家请客,香碗是用小土碗来装,一个碗约成年人巴掌大小,相对现在的酒店宴席来说,食材一样,但菜量稍少一些,帮农家做这道菜,每碗收价6元。如今,这道菜肴出现在大酒楼、大饭馆中,为了符合一桌10人、12人甚至更多人的口腹,菜在食材相同的基础上,用量增加了几倍,价格也翻了好几倍,但依然是宴席上每桌的必点菜。
菜肴中“猪儿粑”的喊法只知道很早就有,但讲不清来处,应该是有讨吉祥、贺喜庆的寓意,用在头碗中最是适宜。虽说大家都知道还有一种泸州本地小吃粑粑也叫猪儿粑,但丝毫不影响大家执着地把这道菜叫成“猪儿粑”。
新鲜出炉的“猪儿粑”
石牌坊村村民屈德莲说,“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很少吃肉,一遇到桌上有‘猪儿粑’,孩子都抢着去夹,还要被老辈子说道几句。如今吃这道菜依然很香,因为最想吃到的菜都被深深印在记忆里了。”
食客们慕名而来,用心点菜,品尝本地美食,寻找记忆中的乡情。
泸州各街镇中,藏着不少民间美食,没有精准配料和菜谱,却有为人称道的美名,一份糕点,一道菜肴,留香于唇齿之间,甜入心脾。
- END -
消息回顾:
●不再判定次密接、取消中风险区设置…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来了
● 杨林兴在西南医科大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 余先河前往四川警察学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四川首部!茶楼茶馆管理规范来了,下月起实施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菁 杨理 燕伟民 陈雨 编辑丨郭建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审核丨 徐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