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泸州城区中心半岛一江之隔的茜草街道,已进入转型发展期:在“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作为泸州曾经的机械工业重地,正致力于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作为全省体量最大的单体棚改项目所在地,安置居民、新入住居民多,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兴区域。
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生活品质,成为茜草街道的必答题。茜草街道从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城创新破题,在转型发展期不断跑出加速度,努力把茜草街道建设成为高品质美丽宜居区、江南现代城市群核心区、泸州“浦东”新区。
01
抓经济
排头兵的位置不动摇
今年截至目前,茜草街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速64%;社会消费品零售5.1亿元,增速6%;新招引企业38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税收2000万元;完成地方一般财政收入1.05亿元。这份答卷足以说明在经济下行大背景下,茜草街道实现了平稳运行,更证明着茜草“连续五年地方一般财政收入超亿元”的经济发展排头兵的位置屹立不倒。
透过这串亮眼的数字,仿佛能看到茜草街道干部职工负重前行的身影。街道领导班子带队走访企业627家,了解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状况,搜集问题和建议139个。
解决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成为茜草街道的当务之急。善于“借力”,是茜草街道干部职工的法宝,邀请金融机构随访企业,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解决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帮助17家企业成功融资400余万元。促成宇恒泰环境监测公司、徐浩美术教育等5家企业在人才引进、业务拓展、员工培训等方面共建共享;促成中七建工、茂源电力、同宏投资、东景物业等关联企业抱团发展。
除了做强既有企业,稳固税源基础外,茜草街道还注重税源建设,干部职工都当好招商引资的“引导员”,依托张坝桂圆林、渔子溪公园、工业遗址等资源优势,培育新兴市场主体等优质税源,积极打造新兴消费场景聚集地。
02 抓项目
为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项目建设,不仅能确保城市建设顺利推进,更为茜草开发建设、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2014年底启动的茜草片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全省在建体量最大的单体棚改项目,范围涉及茜草街道4个社区,需搬迁“三长厂”及其配套企业、事业单位121家,搬迁居民近1.1万户3万余人。截至目前,尚有17户未同意拆迁。在这期间,茜草街道干部职工变身项目建设“管理员”,开展征地拆迁攻坚专项行动,发扬“苦得、累得、跑得、气得、说得”的茜草精神,将剩下的17户拆迁任务分组包户到人,实行一户一策,确保城市建设顺利推进,为下一步茜草开发建设打好基础。
今年以来,茜草街道举全街之力迅速推进拆迁工作,保障土地要素,共解决征地拆迁遗留问题12个,签约14户,完成营业房征收11户,全面完成泸州船厂、油漆厂、航标站、爱人堂酒厂4个企业拆迁,拆除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有力推进市政道路茜草西区干道、滨江路、二环线改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施工,现茜草半岛交通骨干路网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12条,正在实施5条。
随着茜草棚户区改造、沙茜片区征地拆迁扫尾攻坚的推进,茜草片区的市政道路项目、泸州长江二桥建设项目等8个市区重点项目有力推进,茜草街道重点引进一批金融商务、商贸会展、现代物流等企业,建设沙茜商圈、渔子溪商圈,推进新兴消费、数字生活,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成为现实。
依托“1965茜草工业记忆”等“三线建设”资源,以及张坝桂圆林、渔子溪湿地公园、体育生态园等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茜草街道在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便捷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健身场所的同时,全力抓好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区域文体休闲中心。
03 抓治理
呼应居民新需求新期待
在茜草街道7万多常住人口中,城市安置、农村安置和购买商品住宅而来的居民多。人员结构复杂、生活习惯不同,成为茜草街道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的堵点和难点。
“党建引领治理,激发居民热情,共享发展成果”成为茜草街道基层治理的着力点。
62岁的退休教师田艺,居住在全是安置小区的匠心社区,经常参加社区“银发家园”活动,觉得生活快乐而充实。茜草街道匠心社区引进专业社工,推动低龄退休人群共筑“银发家园”社区治理模式。“银发家园”下含“银发学院”“银发能量站”“银发有为坊”三个板块,丰富活动的开展,让退休居民有了新的朋友圈;体验式培训,让退休居民开阔了视野,更加了解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居民服务平台,让居民退休后能继续发光发热,反哺公益。
“银发家园”从孵化、能力提升到社区治理,把社会资源的使用者转化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截至目前,匠心社区共计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3个,有志愿者300余名,无论是疫情防控、燃气安全隐患排查还是文明城市建设等,志愿者都主动参与协助社区开展工作。匠心社区也被省民政厅评为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在邻府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和选民搭建起沟通连心桥。今年各级人大代表收集诉求35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难、租金高等问题18条;走访群众300余人次,接待选民100余人次,积极解决蓝光水岸公园公交车线路问题、碧桂园生态城小区早晚高峰期出行难问题,促进邻府社区普惠托育签约,打造普惠托育机构,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56个。
茜草街道14个社区,存在拆迁群体诉求多、综合管理难,失业待业群体多、创业就业难,老年群体多、养老保障难等问题,茜草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在每一个社区都建立了独特的基层治理品牌,从而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呼应好居民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
04 抓民生
构建和谐新格局
在茜草街道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与长江学校一样,都与天府中学开展集团化合作办学,学生们可以享受来自天府中学的优质资源;在渔子溪、桂圆林等社区,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泸州市人民医院的义诊。
围绕群众关注度最为集中的教育问题,茜草街道以提升民生品质为着力点,依托天府中学、江南小学、渔子溪学校等,在实行集团化办学基础上,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整合辖区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做强茜草教育品牌。
本着高品位、高颜值小区建设定位,茜草街道引进并打造了一批定位高端、规划一流的高品质小区,并根据各小区不同性质,从改善民生角度出发,规划建设一批服务居民的阵地。在青少年学生居多的邻府社区,宽敞明亮的书吧,开设了芭蕾舞、主持、乒乓球、机器人编程等兴趣爱好班的青少年宫,都是因地制宜满足居民所需的最好佐证。
在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服务居民阵地基础上,茜草街道还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消防隐患整治、安置小区改造、智慧小区建设、综合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等民生实事。特别是突出数字赋能,全面织密平安社区管控网、小区安全预警网、矛盾纠纷调处网、便民惠企服务网,构建和谐新格局。
05 抓管理
科学考核激活“一池春水”
发展形势,需要一支有担当、肯奉献、善作为的干部职工队伍,需要一支崭新的“铁军”。
本着建立科学考核体系,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的宗旨,茜草街道今年出台《机关干部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完善《社区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建立工作实绩与奖惩情况挂钩制度,奖勤罚懒。
“现在大家头上都有一道‘紧箍’,必须按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如今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这样最公平。”
两个《办法》的施行,在茜草街道干部职工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令茜草街道众多社区干部感受最深的,是街道对社区干部提出的“逢进必考、鼓励优秀”。
有着14年社区工作经验的彭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杜少玉,对此感触颇深:“防止了关系岗位、人情待遇,能选拔优秀的年轻同志进入社区工作,杜绝了‘有人在岗、无人办事’的局面。”
茜草街道对优秀社区干部的鼓励,最直观的就是把他们当作人才来培养。在江阳区开展的“蹲苗计划”行动中,茜草街道的优秀社区干部赫然在列:桂圆林社区和金沙社区的两位社区书记,到成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此外,茜草街道还对优秀社区干部提供培训、模拟考核等,鼓励他们走向更高的工作平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新的转型发展期,茜草街道干部职工以不知疲惫的冲刺姿态,实施商贸强街、教育立街、文旅兴街、人居宜街、康养乐街“五大行动”,努力把茜草街道建设成为高品质美丽宜居区、江南现代城市群核心区、泸州“浦东新区”。
- END -
推荐阅读
赶紧报名!这些单位公开招聘、考调,岗位表看这里→
泸州,一个既不缺酒也不缺故事的城市
2022中国西部百强,泸州三区两县上榜
泸州多家医院发布通知:即日起,就诊不再提供核酸结果
文丨刘 林 先朝进 编辑丨陈相竹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审核丨徐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