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集体用地入市,乘上花卉产业东风——产业兴乡系列调查之三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上海

2023-06-04 00:00 来源: 解放日报
【字体:

    记者 束涵

    在松江区井凌桥村中央,坐落着获得2022“普罗奖”公共建筑金奖的新建筑。它由废弃多年的村办小学改造而来。雅正简素,兼具民宿、文化活动等功能,今年5月已正式试运营。

    村庄沉睡的资源正被唤醒。新建的公共驿站、花卉展示馆、民宿发展工作室、产业培训中心以及周边公共空间等,嵌落在美丽田园间。而它们的建设与未来流量,正系于相邻的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

    对于上海乡村来说,找准产业定位,是实现蜕变的关键。这往往不是村委会拍板就能解决,而是要放在更大的视野下,去科学谋划制定。花卉产业,就是井凌桥村乘势而起所需的“东风”。

    花卉产业“先行者”

    早在多年前,井凌桥村就已经火了一把。彼时,松江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进家庭农场模式,井凌桥村公布6个名额,即引来60余人报名。出人意料的“抢地种”,让它连续三天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而今,在新的背景下,井凌桥村又开始新一轮的“赶考”,即如何利用好存量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井凌桥村幸运地迎来了机遇。2020年上海发布的《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提出,上海将构建“3+X”花卉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松江区就是“3”的组成部分。

    结合叶榭镇“十四五”规划“一轴三片”中“西部花海风貌区”,紧邻原浦南花卉基地的井凌桥村,自然成为上海花卉产业与乡村产业联动发展的“先行者”。

    作为松江区最大规模的花卉市场,浦南花卉基地正在升级建设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并被冠以“云间·卉谷”的新名。

    根据规划,园区占地总面积为2000亩,项目总投入资金20亿元,从花卉种植、花卉销售、花卉金融服务、花卉消费体验、花卉文化传播、场景营造等多方位全新布局,打造松江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花卉产业链。

    井凌桥村最为直接的参与,即园区内的20余亩土地,是经村庄规划调整后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2020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让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活起来。“土地不是随意定价,而是要土地估价专业评估机构来评估,且通过公开出让、出租等方式,用于工业、商业、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用途,进一步提高集体土地配置效率,提高乡村产业能级,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实力,增加农民收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20余亩的土地,相较于园区总面积,体量看似不大,却至关重要。“为了满足商户的多元需求,园区致力于提升设施设备配套,新增物流冷链、直播中心、金融服务等。同时,结合叶榭镇正在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完善餐饮、人才公寓等配套。”叶榭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桂静静表示,井凌桥村入市的集体用地,是打造花卉全产业链的重要资源。

    随着区、镇级花卉产业布局逐步落地,井凌桥村也同步自我探索,寻找壮大村集体资产的适宜路径。

    让闲置资产“活起来”

    “甜蜜的方糖”所在的位置,几年前一片荒芜萧索。而今,不论建筑的外观设计,还是配套设施和功能,已是一番全新的面貌。

    “2019年接手井凌桥村小学的设计任务后,几易其稿,最终决定结合乡村淳朴简约的特色,以雪白的方块为设计核心,将建筑化为一块块晶亮的‘方糖’。”上海加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杜鹏说。

    这块兼具民宿、文化活动等多功能的“方糖”,是井凌桥村盘活村级存量资产的缩影。“未来的空间规划、业态布局,要充分考虑到乡村花卉产业发展、游客消费需求和村民的生活便利。”井凌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勤锋表示,想要将规划落地,仅凭村集体有限的资本及力量远远不够。

    联合社会资本,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是当下乡村建设的共识。明晰的产业规划,更让合作有了落地的土壤。

    光大特斯联集团看中了花卉及衍生业态的发展空间,成为井凌桥村的主要合作伙伴。“甜蜜的方糖”先期亮相,它依托美丽村庄项目建设,土地与资产属于村集体。光大特斯联承租后,每年向村委会交纳80万元租金,进行民宿、文化活动等业态运营。

    更多的“方糖”正在出现。新建的公共驿站、花卉展示馆、民宿发展工作室、产业培训中心以及周边公共空间等相继落地,并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交由光大特斯联集团运营,以专业力量带动周边发展。

    前景可期的花卉产业,也激活了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既多一份收益,也为产业兴旺添一把火。当前,通过村委会引导、村民自主创业,已有2户新村民打算开展餐饮、乡村办公等经营;也有农户看到产业带动的租房需求,将自家房屋改造用于公寓出租等,预计每年可增加4万至5万元不等的房租收入。

    探索更多增收路径

    招徕“贵客”上门,既要有产业配套设施,也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门面”。

    井凌桥村宅基地房屋风貌更新项目全面启动。最熟悉了解村民情况的村党总支负责全面调研、落实,努力做好浦南花卉产业的企业“双线”同步规划,而涉及乡村建设的区镇多个部门参与难点协调,让发展蓝图逐步落地。

    为了留住乡村自然生态特色,在全市推进跨村平移、进镇上楼这两类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实践探索的大背景下,井凌桥村率先探索保留村落的建设,成为松江区首个三种模式齐头并进的试点村。

    在原有基础上做整体提升,少有现成的经验。相关方面制定了支持政策,并通过流程的规范操作以及民意的广泛征询,在两年时间内,让区域范围内的418户村民,90%以上达成共识,而且参与意愿强。通过“政府补贴一点,农户承担一点”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释放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如今,乘着花卉产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东风,新业态新产业正在井凌桥村逐步嵌入,为强村富民创造更多可行的路径。

    村委会已顺势开启庭院经济,让村民参与花卉种植进行增收。“我们正在推进由农科院指导、农业企业提供种苗、村民代种植、企业包销售的模式,目前已有6户村民参与试点,预计每年可增加1万元左右收入。”马勤锋希望,当这几户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后,能够以此为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另外,花卉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为本地农民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村级自治管理也为村民开放部分公益岗位,推动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积极融入花卉产业布局的井凌桥村,期盼着更加甜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