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宜昌发布2025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实事任务清单,高标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今年,我市将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32所,新增学位8900个。加快城区4所高中项目建设。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近视防控跟踪监测,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每天 1节体育课质效,试点课间时长延长至15分钟,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同时,在12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因地制宜增设儿童游乐及活动场所。打造儿童友好口袋公园20个。结合14座“驿站化”公厕建改推进适儿化建设。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医育结合服务和家庭托育点,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对校园周边部分路段交通标志、标线不清晰、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推出优质儿童研学旅游线路5条。持续推进学校定制公交,优化调整5条。协调投放亲子共享单车1000辆。
宜昌还将开展“宜家向未来”家庭教育巡讲100场、家长课堂20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10场。开展“宜童守护”心理健康宣教活动1000场次以上。开展儿童文化活动200场,引进优秀儿童剧目开展展演20场。
此外,今年将开办爱心托管班不少于500个。实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三峡之春”助学项目,资助不少于200人次。为不少于125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记者何冠英、孙长天,通讯员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