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至6日,湖北省钓鱼公开赛宜昌第五届旅游杯和2025宜昌市钓鱼运动协会第五届会员杯钓鱼比赛在枝江市东方年华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选手齐聚一“塘”,尽情享受“渔”乐时光。
赛钓鱼、观捕鱼、看表演、品美食……一项项渔事节庆活动的举办,在传承渔业文化的同时,不断推动宜昌渔旅融合向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多样化渔旅融合发展道路。
在清江鲟鱼谷所在地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村口石磨盘上的“鲟鱼小镇”,宽阔的“鲟鱼观光路”,随处可见的鲟鱼墙绘,还有名噪一时的全鱼宴……鲟鱼文化随处可见。
清江鲟鱼谷养殖鲟鱼110万多尾,是国内最大的陆上人工鲟鱼养殖基地,拥有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车间。天平山村抓住清江鲟鱼谷落户契机,整合美丽乡村、移民后扶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打造“鲟鱼小镇”,大力发展鲟鱼观光旅游产业,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宜都市、高坝洲镇两级投入资金,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一条以鲟鱼为主题的乡村运动休闲旅游线路正在形成。
“早上从城区出发,沿清江骑行,一路看景,一边健身,中午还可以尝尝农家饭,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家住宜都城区的袁女士爱好户外运动,鲟鱼小镇已成为她向“驴友”们重点推荐的骑行打卡地。
近年来,当阳市坝陵街道童台村依托观赏龟养殖产业链,在颖凯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们将自家庭院、阳台、闲置房间等改造成适合乌龟栖息的养殖池,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童台村几乎家家养观赏龟。
目前,童台村初步形成了以黄缘闭壳龟为主,星点、潘式等多品种的苗种繁育、销售链条,其产品畅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东南亚各国,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成为全国观赏龟行业的风向标。全村年繁殖观赏龟苗达69.2万只,产值突破4亿元。年接待游客达4万多人次,带动农家乐实现收入500万元以上。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湖北清江鲟龙公司建成鲟龙生态园,获评国家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和研学师生达8万人次。
鲟龙生态园以展示多种类鲟鱼和普及鲟鱼相关知识及文化为主,设有世界鲟鱼馆、鲟鱼文化科技馆、鲟鱼现代化养殖与加工展示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科普研学基地等。其中,世界鲟鱼馆和鲟鱼文化科技馆以展示国家一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水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中华鲟为主,世界多个国家品种的鲟鱼为辅。
昭君故里兴山县南阳镇白竹村,在昭君土著渔业公司的带动下,全村21个农户有的发展土著鱼养殖,有的以鱼为业态发展农家乐、民宿,户均年增收在2万元以上,一条集养鱼、赏鱼、吃鱼、垂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渔旅游产业链初步形成。(记者揭兴伟 龚昌俊 通讯员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