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文明新风扑面来——赤壁市玄素洞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4-21 08:33 来源: 咸宁日报
【字体:

  去年以来,赤壁市陆水湖街道玄素洞村纵深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聚焦抵制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餐饮浪费等方面,以移风易俗助力破解民生困扰,不断涵养文明新风,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

  约出文明新生活

  漫步玄素洞村,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精心绘制的主题墙画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闹非凡,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幅新时代的乡村画卷背后,得益于去年开始持续深入的移风易俗攻坚战。

  以前的玄素洞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给群众生活造成诸多困扰。如村民去世,当地一直盛行着先辈传下来的白事习俗:请人看日子下葬,停灵时间最长甚至达到十五天。这期间要请“八抬”送葬,搭台唱戏,宴请亲友,派发烟酒,燃放鞭炮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玄素洞村党总支书记谭军说,“要搞好移风易俗工作、树立文明乡风,必须要订下规矩。”但要立下哪些规矩,如何立下规矩呢?“坐在办公室里想规矩,肯定行不通。规矩必须接地气,要尊重村民的意愿,要让大家共同制定。”谭军说。

  “红白喜事要报备。婚事办酒席不能超过20桌。白事要简葬,‘八抬’费用按最低人工费计算。”在充分结合本地民俗文化基础上,玄素洞村积极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标准指导意见,明确礼金数额和酒席桌数,减少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

  造出文明新氛围

  2024年,玄素洞村率先启动“百村修约·千户有礼”活动试点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经商讨后,决定要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为了能修订出群众满意的村规民约,玄素洞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次、屋场会11次、入户走访289家。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党员群众参与率,让村民成为村规民约的修订者、参与者。

  “过去在我们这里,喜事要办三五天,丧事要办七八天,说到底都是面子在作祟,很多时候办酒的受不了,吃酒的也吃不消。”谭军说,“我以前吃过不少酒席,看到好多礼到人不到的情况,纯粹是为了送礼而送礼,亲朋好友的感情都淡了。”

  在上级指导下,玄素洞村严格落实宴请办理制度,做好群众接待和红白事报备登记工作。“百村修约·千户有礼”活动启动仪式上,舞台上的文艺志愿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把厚养薄葬、抵制餐饮浪费、垃圾分类等移风易俗政策宣传到居民家门口。

  “按照以往的风俗办白事,至少要花七八万元,现在大大减轻了负担。”今年初,玄素洞村网格员任柏河的奶奶去世了,他主动找到谭军并表示,不看日子、三天下葬、桌数控制在10桌以下,取消搭台唱戏和高额回礼。最终,这场丧事的费用相比以往减少了60%。

  理出文明新气象

  “规矩是我们自己制定的,我们就得自觉遵守。邻里间有些矛盾,我们也可协调解决。在倡导自我管理下,小事出不了网格,大事出不了村。”玄素洞村村民冯俊表示。

  “我们将原有的17个村民小组科学重组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格长’,通过‘屋场会’‘村湾夜话’‘圆桌会’等方式,定期倾听回应村民们的微心愿,以群众需求为靶向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村党总支副书记费云锋说。

  玄素洞村坚持以党建引领、活动引领、典型引领等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同时,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群体的“熟人优势”,探讨婚嫁丧葬等移风易俗中的难题,从源头破解难点堵点。

  “玄素洞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有效推进是全市的一个缩影,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赤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祝爱华表示,下一步,将在赤壁14个乡镇(街道)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下好移风易俗“一盘棋”,让文明新风既“吹进门”更“扎下根”,为乡村振兴凝聚蓬勃力量。

  ( 见博、吕蓉、胡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