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猇亭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宜昌在支点建设中奋勇争先?
猇亭区委书记左晓(以下简称左晓):我们将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
一是厚植产业集群优势。猇亭区拥有全国产能最大的湿电子化学品专区、全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汽车行业标杆智能工厂,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县域第一。我们将聚焦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合成生物三大产业,在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上下功夫,促进优势产业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加快构建“12355”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发挥科创引领优势。猇亭区拥有全省十大实验室之一的三峡实验室、1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专精特新企业。我们将加快实施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通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放大交通枢纽优势。猇亭区拥有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最大的机场、鄂西地区最大的川气东送干线压气站,焦柳铁路支线直达云池港,是宜昌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枢纽节点。我们将不断放大“铁水公空管”通道汇集优势,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机遇,做强空中门户,做优待闸服务,培育发展枢纽经济。
记者:猇亭如何在“三个重要”新使命、“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中找准定位、扛牢使命?
左晓:省委赋予宜昌“三个重要”新使命和“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我们把猇亭放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定位、找准标杆、提升标准,确定了“三大定位”。
一是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布局“一室引领、多点发力”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攻关,构建“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创新链条,打造绿色化工产业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转化试验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努力成为宜荆荆都市圈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打造长江大保护重要展示窗口。扛牢“立规之地”政治责任,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引导,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实践三个方面走在前列、争当标杆,努力成为宜昌乃至湖北全面展示长江大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
三是打造宜昌东部产业新区重要引擎。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深入实施“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战略,坚持实体筑基、科技为翼、产业兴城,建设先进制造高地、产业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做大做优工业经济,推动发展能级跃升,加快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努力成为宜昌东部产业新区崛起的重要引擎。
记者:锚定“三个重要”新使命、落实“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猇亭有哪些具体举措?
左晓:我们将进一步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全力以赴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当好宜昌城区工业经济发展排头兵,为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全力抓保护。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双十行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抓好历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实施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持续擦亮“长江哨兵”志愿服务品牌,全面汇聚共治合力。
二是全力拼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五个一”产业链招商,确保新签约亿元项目45个以上。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年”部署,落实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全力攻坚“四个重大”,加快推进万华有机硅新材料、微琪PHA等项目,实施“广汽宜昌基地三年行动”,力争新开工、新入库、新投产亿元项目分别达40个、30个、50个以上。加强要素保障,推进化工园区优化调整。支持湖北三峡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高效运转湖北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以上。
三是全力推改革。深入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活动,持续深化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大财政、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事项,高效运转项目代办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亭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四是全力惠民生。加快推进猇亭大道下段改造升级,有序实施老旧小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定制化高品质商品房和产城融合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年度十大民生实事,深入实施中小学校质量提升和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两个“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市五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
五是全力优作风。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市委“1+3”政策措施,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巩固猇亭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