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芜湖加快建设一流智算之城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要闻

2025-04-26 09:34 来源: 芜湖新闻网
【字体:

  □记者 王磊 程中玉

  我市将每年投放1000万元的“数据券”、1亿元的“算力券”,促进数字消费,创新算力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之城。4月25日,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印发的《芜湖市“数据券”实施办法(试行)》《芜湖市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细则(试行)》两项创新政策文件进行解读。

  发挥杠杆效应

  促进数据产品交易流通

  提起“数据券”“算力券”,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消费券”。事实上,促进数字消费,正是这两个政策出台的初衷之一。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芜湖市“数据券”实施办法(试行)》旨在通过印发实施办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促进数据产品交易流通并培育更多数据资产化领域优质企业,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支持方向上,“数据券”主要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支持芜湖市“数据券”政策的数据交易机构购买挂牌的数据集、数据接口、数据模型、数据报告等数据产品,以及购买数据产权登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合规评估、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等第三方专业服务。

  在资金安排上,全年“数据券”兑现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兑付不超过50万元。

  企业购买数据产品时,省级大数据企业按照交易合同金额的12%兑现;市级大数据企业按照交易合同金额的10%兑现;其他满足条件企业按照交易合同金额的8%兑现。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时,省级大数据企业按照服务合同金额的22%兑现;市级大数据企业按照服务合同金额的20%兑现;其他满足条件企业按照服务合同金额的15%兑现。

  根据实施办法,2025年1月1日起签订的相关合同均可申请使用“数据券”。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券”仅限于申领方自己使用,不得赠送、买卖、质押、出借、重复使用等。

  培育算力生态

  加快建设一流智算之城

  近年来,芜湖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国家“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已招引了华为、抖音、三大运营商等一批优质项目,吸引上中下游产业链企业共41家,拟投资超3000亿元。

  “此次出台《芜湖市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细则(试行)》,将有助于进一步激活企业算力应用,培育算力生态,助力芜湖乘势而上建设一流的智算之城。”该负责人表示,芜湖正瞄准打造“全国十大集群中的先行者和示范区”持续发力。

  根据实施细则,“算力券”支持方向为运用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且具有主体资格的智能算力需求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算力自建自用除外)。

  在资金安排上,每年发放“算力券”总额不超过1亿元。同一申领单位每个自然年度累计申领和兑付“算力券”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算力券”按照算力服务合同费用的25%兑付,最低不少于1万元。同一合同仅能申领一次“算力券”。

  在算力使用方申请条件中明确,申领单位应在本市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经营、科研等活动,且生产经营、信用状况良好。算力供给方的条件明确为,算力相关设备位于芜湖集群起步区内,算力供给方为算力中心产权所有单位或其授权委托的在芜运营或销售单位。算力供给方须于5月6日前向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供可证明其符合“算力券”支持条件的有关材料(后续新增算力供给方及时将有关材料提供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为保证服务质量,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在收到证明材料并审核通过后,对具备参与“算力券”活动的算力供给方名单进行公示。

  据悉,此次两个政策联袂出台,既是芜湖市建设“智算之城”战略蓝图的制度性创新成果,更标志着我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战略实施新阶段。目前“数据券”已经上线“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政策直达模块,“算力券”也即将上线。企业可通过该平台提交申请,享受“随时申报—智能预审—快速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