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自2024年1月3日攀枝花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紧扣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核心工作,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提质增效,发挥区域创新发展新优势,试点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状况调研,发布了《2021—2023年攀枝花市知识产权状况调研报告》,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培育,2024年新增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此外,我市落实30万元奖补资金,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建立专家库,汇聚90名专家智慧;支持东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作,鼓励园区和县区建工作站;培育强企,攀钢集团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中国十九冶集团成为省级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创新成果产出丰硕。2024年,全市授权专利1259件,授权发明专利317件,同比增长8.19%。截至去年底,有效发明专利341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09件,同比增长5.56%;高价值发明专利1452项,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9件,跃居全省前列。商标与作品登记数量同样增长明显,有效注册商标达9249件,同比增长8.07%;受理登记作品5736件。地理标志培育成果突出,6家企业获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推动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攀枝花芒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米易枇杷”“攀果”等品牌大放异彩。
协同保护效能提升,行政与司法保护紧密协同。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春雷”“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2024年查办各类侵权案件157件。顺利通过省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建设试点验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9件,帮扶凉山州实现三州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零突破。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88件,公安机关侦办刑事案件18件,移送审查起诉33人。同时,深化部门与区域协作,由市公安局牵头建立了环境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治理市级联席会商机制,与多地签订协作协议,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形成全链条保护格局。
专利运用成果显著,完成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点,推动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99家企业活跃于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899件专利进入转化资源库。专利转化许可备案49件(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突破,4家企业通过26件专利获融资1367万元。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川省(攀枝花)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验收完成,一站式服务平台投入使用。2024年,平台完成商标业务受理122件,辅助专利申请预审案件206件,开展维权援助咨询服务207件,完成专利导航与预警,发布6项预警信息报告。
未来,我市将持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筑牢知识产权根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愉)
审核: 喻薇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