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重庆工业遗产地图》来了 19处工业遗产入选

新闻中心 > 长江经济带 > 重庆

2024-01-10 00:00 来源: 重庆日报
【字体:

  重庆是中国近现代的工业重镇,众多工业遗产见证了重庆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成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1月8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发布《重庆工业遗产地图》,展现了重庆19处国家级、市级工业遗产。

  重庆在近现代经历了开埠、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和三线建设等多个发展阶段,工业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据市经济信息委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工业遗产170余处,其中国家级工业遗产5处,市级工业遗产14处。

  2023年10月,重庆入选“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西部第一个设计之都。1月8日起,重庆面向全球征集重庆设计之都形象标识,将为工业重镇“蝶变”注入新活力。

  《重庆工业遗产地图》不仅标出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点,还介绍了部分“可看”又“可游”的工业遗产。例如,核工业816工程地处涪陵区白涛街道,乌江东岸、金子山腹地,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解密的核反应堆。又如,重庆市自来水公司打枪坝水厂位于渝中区七星岗,兴建于1929年,1932年1月投入运营,成为重庆市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座自来水厂。水厂建筑极富特色,成了不少来渝游客专程前往的“打卡点”。

  新闻纵深>>>

  让更多“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

  2021年以来,市经信委启动市级工业遗产认定申报,让一批工业遗产“活”了起来。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有许多满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如何将它们重塑为文化艺术、休闲消费的空间载体?

  热闹繁华的江北观音桥,曾经的纺织品仓库,如今成了北仓文创街区;在大渡口重钢老厂房原址上建成的重庆工业博物馆,上万件展品诉说着民族工业振兴史……这些既有工业内核又有文艺感的“打卡地”,近年来纷纷从“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其背后的载体正是工业遗产。

  市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程武彦表示,我市工业遗产积淀包括生产厂房、办公建筑、设备工艺、重要文献等,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的记录和见证。

  “通过启动市级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将统筹现有工业遗产资源,通过实施开发工业旅游、发展文创产业等方式盘活‘沉睡资源’。”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推动工业历史文化价值传承挖掘,全面启动工业遗产申报认定,既做好开发利用也注重修缮保养。

  “工业遗产是重庆城市文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更新和再利用,应该是动态和可持续的,才能让它们焕发活力生机。”重庆北仓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波认为,当前我市对工业遗产进行开发保护利用存在的不足包括:工业遗产与城市协同发展不协调、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管理有所欠缺、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模式单一等。

  因此,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重塑,如何在保留原有工业遗产“肌理”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为它们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亟须做好的功课。

  市工业文化协会会员单位、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贵谦说,目前国内各省市对工业遗产的改造路径各不相同,但无不注重“因地制宜”。

  他建议,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独特性,因此务必在充分保护、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做好重塑、再造,“比如通过注入文化创意、高科技等元素,对工业遗产进行开发,在其‘肌理’中注入新内涵,让其保持‘长盛不衰’。”

  “部分‘老重庆’工业品牌虽然被湮没,但那些工业记忆一直留存在市民记忆里。”市经信委负责人说,工业遗产留下的不仅是厂房遗址,还要让后人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感受城市经济发展脉搏。要“唤醒”更多的工业遗产,可通过数字技术、影像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还原,还可通过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来讲好工业遗产“背后的故事”。

  市文旅委负责人建议,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坚持质与量并重,要做好当前文旅市场消费趋势调研,选择好呈现工业遗产的不同载体,在策划创意和配套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将工业遗产与周边文旅项目“串珠成链”,形成一条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特别是对于那些凝结着民族工业印记的工业遗产,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