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竞争”到“留量深耕”
清明假期合肥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1%
清明小长假,合肥文旅市场一片火热。记者4月7日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1%,旅游消费同比增长8.5%。根据第三方统计调查,全市接待省外游客占比27.6%,合肥旅游市场正逐步实现从“流量竞争”向“留量深耕”的战略转型。
踏青赏花成潮流
为满足市民踏春需求,全市推出“让我们一起开花”主题活动,邀请市民和游客共赴春日花事。
合肥骆岗公园开放常态化风筝放飞区、升级观光车环线,海棠谷、绣球园、牡丹园,缤纷花海持续上新。庐阳区三十岗桃蹊农场千亩桃林灼灼盛放,肥西县祥源花世界千亩花海绚丽铺展,蜀山区植物园四季花海百花争艳,吸引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
巢湖银屏牡丹节围绕“巢湖春韵牡丹盛典”,推出文化展、特色市集、国潮巡游及情景剧《哪吒遇见牡丹》等创新体验。瑶海区青年创意田园举办“花田好市”活动,赏花踏青、非遗市集、汉服巡游、杂技表演、亲子互动、研学课堂等项目丰富多彩。包河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三千樱雪织就梦幻长廊,假日期间接待游客3.1万人次。
乡村旅游受青睐
清明假期,全市各地天气晴好,春光明媚,乡村旅游格外受追捧。
庐江县推出“采春茶、住‘茗宿’”活动,让游客在茶香中尽享悠然时光。竹溪·乔冲度假民宿推出“山野之约”消费礼遇,让市民和游客静享宁静与自在。长丰县开通草莓采摘公交专线,邀请市民和游客畅享田园采摘乐趣。云里安凹、王圩里等民宿入住率达100%。
三河古镇、巢湖姥山岛、冶父山森林公园、十里长冲亲子谷、庐南川藏线等乡村旅游点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巢湖姥山岛景区接待游客12万人次,三河古镇接待游客11.2万人次。“三河明月夜”灯光秀实现综合收入17.2万元。
科普研学氛围浓
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寓教于游、寓学于行的科普旅游备受欢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组织“非遗传承春趣自然”亲子研学等活动,吸引近千组家庭参与。市科技馆策划“致敬科学家 精神永不忘”等主题活动,大隐原乡科普基地推出多项科普活动,吸引众多亲子家庭前往参与打卡。元书局、机遇时空X-META全感VR乐园等科技游览体验场馆持续火爆,机遇时空VR乐园接待近千名游客,实现营收6.2万元。
城市休闲人气旺
“家门口”的诗与远方让市民倍感舒适。
环湖旅游一号线开通,将巢湖北岸重点景点囊括其中,打造了一条旅游“项链”,假日服务游客2000余人次。庐阳区中市街“樱约国潮·春韵中市”樱花主题市集,塑造城市春日新风尚。蜀山区国祯广场九岖乐队春日巡演,用民谣与摇滚点燃街区夜经济。市中心图书馆迎来第50万位读者,假日期间接待读者2.2万人次。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植物园人气旺,假日分别接待游客6.8万人次、5.1万人次。(孙皞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