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白宓:社区的“主心骨”居民的“当家人”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党政

2024-06-21 21:49 来源: 武汉组工
【字体:

  白宓 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第一社区 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白宓,女,汉族,湖北武汉人,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常青花园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武汉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东西湖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同事眼里她是领头雁、主心骨,在居民心目中她是说话贴心、办事放心、工作用心,把群众放在心里的社区当家人。

  常青花园第一社区成立于2001年,坐落在香樟一路11号,辖区面积44.3万平方米,居民住宅61栋、195个单元、3203户,常住人口8000余人,商户168户,形成了基础设施较为齐备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社区党委下辖9个党支部,直管党员204人,党员中心户80人,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工作理念,以“共同缔造打造美丽家园”为主线,围绕建设幸福宜居社区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工作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社区先后荣获武汉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武汉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武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武汉市首批“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试点单位。

  “睦邻党建工作法”引领共建美好家园

  白宓来自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她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探索社区治理工作创新。十几年来,白宓和她的团队探索打造以“邻里亲、邻里管、邻里帮、邻里睦”为内核的“睦邻党建”品牌,构建民风和谐、环境优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党建聚邻共筑“邻里亲”

  她始终坚持打造“一个支部就是一盏明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号召“党员身份亮出来,社区建设站出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全面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认岗”“党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主心骨,让居民群众有依靠、有归属,将原本“相见不相识”的左邻右舍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居住地党员管理全覆盖、党的领导作用发挥全覆盖。扎紧织密党的基层组织网络,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管理触角延伸拓展到社区每个角落,做到了党的组织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在小区党组织的建设上,白宓根据小区由9个独立院落组成的特点,将小区划分为9个治理组团,每个组团成立一个党支部,将297名直管党员编入9个党支部。

  进一步优化“微网实格”,按照每50户设置一名“两长四员”的标准,组建楼栋党小组,探索“微网实格”治理模式。“两长四员”按照公共环境不洁必报、公共设施损坏必报、房屋情况变化必报、家庭成员变动必报、发现安全隐患必报、发现不稳定因素必报、公共事务处置结果必报、难点问题必报的“八必报”工作要求,进一步联系服务群众。

  打破领域、条块、层级、单位和系统之间的阻隔,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将企业、学校、物业、业委会、协会组织等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纳入党建联席会议兼职委员,创新“轮值共建”办法,轮流担当“轮值主席”,每月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研判、处理,拿出解决方案。整合辖区资源,结合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等三个清单,与辖区单位签订项目化服务协议,将服务资源和居民需求精准对接起来。

  议事睦邻共商“邻里管”

  她注重弘扬“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党员常青精神,带着对党员身份的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带动广大党员、群众共商共议共谋社区发展治理,共同缔造美好社区。

  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小区党支部发动居民将闲置的架空层布置成居民活动、议事的场地,因地制宜打造了梅苑村、兰苑村小区党群活动驿站。搭建“邻里见面会”“党员议事会”“楼栋红管家”等议事“管家”平台,针对居民关注的养犬、停车等难题,通过“讲一讲”“议一议”“评一评”,有效化解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老百姓家门口。

  建立“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为协调处理项目环境改造、公共设施完善、公共安全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事项提供协商平台,有效提升社区的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水平,打造出合力共解小区难题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注重发挥居民专长,合议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她注重将各个方面、领域的居民骨干选树出来,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达成“以社区志愿活动为载体,以在职党员、支部党员联合活动为依托,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的共识。每一个到社区报到的党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认领至少1项志愿服务岗或者微心愿,自发组建了福邻睦友孝老敬亲服务队、红树林环保志愿服务队、校园周边护学队、暖心理发队、帮万家综合服务队等20余支志愿服务队。

  优化居民骨干力量,健全“网格员+村长+楼栋长+居民骨干”便民服务体系,发动居民骨干和志愿者196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治理,使居民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实现楼栋队伍自治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有效融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服务暖邻共助“邻里帮”

  白宓认为,社区工作需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由“社区干部说了算”变成“居民自己说了算”,社区“搭台”,居民“唱戏”,让每个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按照项目认领、服务对接的方式,引导下沉党员和党支部为居民送服务,培育“香樟夜鹰”“立德树人”“法安天下”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特色活动,将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化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邻距离”。

  打造“雪中送炭服务圈”和“为民服务联盟”,对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针对癌症、精神病患等特殊家庭,成立了癌症家属互助联盟、精障家属互助联盟,引导邻里之间“抱团取暖”;针对空巢老人,年轻志愿者成立了IT智能帮帮团、爱心帮帮团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选聘一批社区规划师,围绕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供精准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引导居民参与了美丽庭院、粒子花园、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加装电梯等共同缔造项目,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建立“四个清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开展群众服务需求调查,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状况;建立志愿服务“意愿清单”,收集居民特长信息,招募志愿者,建立人才库;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清单”,发展志愿队伍,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将群众个性需求在志愿者队伍中进行招标,签订《志愿服务项目协议书》,全程跟踪项目实施情况。

  文化润邻共享“邻里睦”

  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提升居民文明素养,促进“亲仁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社区文化氛围。

  发扬“邻里帮、帮邻里”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广“时间银行”“家庭积分”等自治办法,建立积分榜、公示榜、光荣榜等榜单,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共同缔造示范小区等评选活动,塑造睦邻友好的街坊文化。

  秉持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社区党委借助辖区党建共建单位优势资源,群策群力服务居民,形成“空巢老人团年宴”“千联贺新春、开启新征程”“云拜年送祝福”“党建轮值送吉祥”等系列服务品牌;引入湖北省婚姻家庭协会,开展婚姻家庭系列辅导活动,建设更具幸福感的温情社区。

  用“文化铸魂”消除“隔阂”,凝聚邻里温情,引导组建合唱、舞蹈、体育健身、诗书画戏等文体队伍,组建银铃舞蹈队、快乐合唱队等社会组织14个,让不同喜好的居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艺团体。

  寓红色文化于环境,发挥党建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引导居民参与设计、打造清风园、睦邻园、法治游园、公共客厅等口袋公园和小区阵地,既有美感,又有温度,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倡导典型文明树新风,挖掘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持续开展“常青好人”“感动常青”等评选活动,累计推选各级“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数十人(户)。

  个人感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用好“针”本事,要下足“绣花功夫”。在社区工作以来,我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社区的“红细胞”,通过社区“搭台”,居民“唱戏”,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群众的呼声,是我工作的方向;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动力。”这是我在换届选举时许下的承诺。做一名合格的社区书记,我认为要坚持群众立场,把为民服务和问需于民统一起来,摸清群众的“底”,交代自己的“底”,发挥“钉钉子”精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凝聚社会共识,让党的声音、党的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也要改变旧的思维模式,聚焦小区治理重点、难点、堵点,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链接整合多方资源、动员多元力量,强化治理合力,夯实“共同缔造”成果。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原则,用心做事、用爱沟通、用情暖人,以平淡之心对待职务、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奉献之心对待工作。不断学思践悟、守正创新,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基层党建、居民自治、社区治理等方面出点子、想办法,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值班编辑 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