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冬奥会来了!如何处理运动损伤,协和医生奉上最全防护指南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2-11 16:58 来源: 武汉协和医院
【字体: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网络
  这几天
  朋友圈频频被“冬奥会”刷屏
  选手们在比赛场上飒爽英姿的样子
  也点燃了很多冰雪运动爱好者的激情
  一些热血沸腾的朋友
  已经冲到滑雪场、滑冰场一展身姿
  这不
  最近就有骨科医生表示
  一天9台手术, 7台是滑雪滑的
  原来“雪道尽头是骨科”


  图片来源:网络
  冰雪运动中扭伤、挫伤、骨折怎么办?
  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
  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今天
  协和骨科医生为您奉上最全防护指南


  为什么会发生冰雪运动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运动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运动损伤是指某一次的运动过程中突发的损伤,比如急性关节扭伤,关节脱位,暴力骨折等;而慢性运动损伤是指长期从事运动引起身体组织的疲劳导致的损伤比如慢性筋膜炎,腱病,肌肉劳损,应力性骨折等。
  冰雪运动中容易 出现 扭伤、关节脱位、肌肉拉伤等急性损伤, 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还会出现韧带松弛、关节不稳的状况,从而反复扭伤,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造成冰雪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
  安全意识薄弱
  运动员追求速度,场地突发情况较多,地面光滑动作控制难度高;未佩戴保护用具;摔倒时倒地姿势不正确等。01
  技术动作掌握不扎实 在滑行过程中,身体平衡、协调和稳定性控制不好,在速度过快、拐弯技术不熟练或意外情况下,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容易造成关节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甚至骨折等运动损伤。02
  缺乏热身运动
  很多人到雪场就穿上装备直接上场了,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充分热身。特别是在冬天,人在气温低的时候肌肉关节组织本能收紧,如果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小心摔倒,很容易拉伤关节组织或者韧带。03
  场地、设备、气候因素不佳
  场地凹凸不平、有杂物、地面太滑时,很容易摔倒受伤。如果带的护具、器材装备不行,也容易出现问题。寒冷天气容易出现冻伤,光线不佳视物不清,这些也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04


  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01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就是生活中俗称的“崴脚”,在冰雪运动中很容易发生。 “崴脚”究竟损伤了哪些结构?崴了脚我们应该怎么办?
  崴脚后常常会出现脚踝部位疼痛、压痛、肿胀,脚腕关节活动受限,无法负重行走等症状。踝关节扭伤有很多种,根据崴脚的方向主要分为 外侧踝关节扭伤、内侧踝关节扭伤、下胫腓联合扭伤(高位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通常伴有韧带损伤,从而使踝关节的稳定性、平衡协调感觉以及定向活动能力下降。


  图片来源:网络
  运动中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是外踝扭伤,而大部分的踝关节扭伤都涉及距腓前韧带损伤。距腓前韧带是一个很重要的韧带,在维持脚踝关节的基本解剖关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距腓前韧带损伤,脚踝关节运动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带来的危害不亚于踝关节骨折。


  图片来源:网络
  反复发生踝关节扭伤会导致 关节结构不稳定,正常踝部运动能力以及本体平衡协调感觉丧失,进而引起反复受伤、长期关节不稳定、早期退行性骨改变及慢性疼痛等临床表现,我们称其为习惯性扭伤。一项针对篮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踝关节重复扭伤的可能性几乎是首次损伤的5倍。
  通常踝关节急性扭伤要拍X线片,以排除骨折。急性的单纯踝关节扭伤不伴有骨折大都可以保守治疗, 建议遵循“POLICE”原则。
  “POLICE”原则
  保护(Protect)
  使用护具保护踝关节。护具种类有很多,最理想的应该是充气式踝靴,可以很好地保护受伤的踝关节。
  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
  在充分保护关节的前提下,适当负重行走,有利于扭伤的恢复。
  冰敷(Ice)
  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伤后48小时内使用或者持续至肿胀缓解。
  加压(Compression)
  尽早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注意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患侧足部的血液供应。
  抬高(Elevation)
  保持患侧足部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不管坐着还是躺着,以进一步缓解肿胀。
  踝关节扭伤后6~8周,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行 关节镜下踝关节的微创手术, 进行踝关节清理,损伤韧带的修复或者韧带重建,从而加快恢复:
  ● 持续存在疼痛及或者关节不稳或者反复多次扭伤(踝关节习惯性扭伤);
  ● 磁共振成像(MRI)提示,有韧带损伤或者软骨损伤。
  02
   肩关节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属于球窝关节,打个形象的比方就好比高尔夫球和球座的关系,活动范围大也导致了肩关节容易出现脱位。在运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 肩关节脱位是向前脱位,一般都是摔倒手撑地引起,患者会出现肩膀痛痛不敢动,肩膀的外形相比正常侧变成方形的外观。
  一旦出现肩关节损伤应停止训练或比赛, 受伤部位给予冰敷,使用绷带悬吊固定支撑,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复位。 如果是有习惯性脱位的人,有可能自行复位,但这种情况还是应该及时就医,因为习惯性脱位的患者一般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3
   膝关节扭伤


  图片来源:网络
  膝关节扭伤在冰雪运动比较常见,更多见于身体接触性的对抗性运动,比如冰球。
  冰雪运动导致膝关节扭伤最常发生 内侧副韧带损伤及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两个重要的韧带结构,内侧副韧带维持关节内侧的稳定性,前交叉韧带维持关节的前向稳定及旋转稳定。出现急性膝关节扭伤往往伴随关节的肿胀疼痛,尤其是前交叉韧带断裂发生时还会感觉关节内“呯”的一声响。




  图片来源: 网络
  膝关节扭伤一旦发生了,首先是要停止相关运动,在肿胀部位进行冰敷处理,避免患肢负重行走,同时保持膝关节的固定状态比如佩戴支具,如果在户外紧急情况可以用绷带将患肢固定在硬纸板或者木板上,然后尽快送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04
   挫伤
  挫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在冰雪运动中也很常见,大部分是因为钝性暴力或重物打击所致。常见表现主要包括 局部的肿痛,皮肤出现青紫,严重甚至可能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等。


  对于挫伤的急救处理措施,一旦出现活动受限立即给予冰敷,以控制肿胀和软组织的出血。 轻微挫伤只需局部制动、休息、抬高患肢,很快可消肿、愈合。重度挫伤除了上述处理外,还可局部外敷消肿镇痛药物,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05
   骨折


  图片来源:网络
  发生骨折主要有三个原因
  01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位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02
  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滑雪时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原因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03
  应力性骨折,属于长期应力作用于骨头部位导致的骨折,又称疲劳骨折。骨折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肢体的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一般来说,在运动中出现的骨折都是闭合性骨折,针对性的急救处理主要有 固定和镇痛两方面。
  骨折固定有益于大多数伤者。 固定可以阻止骨折移位或复位失败,使该部位免受进一步损伤并减轻疼痛。 单纯性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很多,包括使用夹板、石膏、支具、并指贴扎(一种包扎方法)和悬带-包裹绷带固定等。
  在紧急情况下,移位风险低的骨折首选夹板固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骨折部位周围的软组织都会肿胀。 急性损伤部位如果采用石膏固定后,则没有容纳肿胀组织的空间,有可能发生组织缺血、压力性损伤,甚至医源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图片来源:网络
  充分镇痛也是急性骨折的重要处理措施。 骨折固定、冰敷、抬高患肢和使用镇痛药物都有助于减轻疼痛。在进行急救处理后,应当及时将伤者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如何能最大限度防止意外?


  图片来源:网络
  01充分热身
  当全身的骨骼肌肉软组织遇“冷”时容易发生损伤,因此无论“冰雪高手”还是“冰雪小白”, 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尤其是对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热身时间不少于15分钟,帮助身体尽快适应接下来的运动。
  02掌握基本技术动作
  各种冰雪运动都有其特殊性及相关运动技巧,因此通过科学的训练达到标准规范的动作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首要条件。尤其是没有经验的新手, 要先了解一些滑雪滑冰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或者请教练教习,选择简单初级赛道滑行。
  03佩戴防护用具
  对于各种冰雪运动,不管是有身体接触的项目比如冰球,或是非接触性运动比如滑雪等,都需要齐全的安全装备。
  图片来源:抖音@阿勒泰雪狐单板冠军
  04避免肌肉疲劳
  长时间频繁的运动有可能导致肌肉疲劳,降低肌肉的爆发力从而影响反应能力导致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因此应该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必要时可以通过按摩、肌效贴等方式来缓解肌肉疲劳。
  05加强平衡训练
  平衡性在运动训练中也是重要的环节,不仅仅是运动比赛出成绩的需要,更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需要。
  06科学补充营养
  身体的营养不良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因此日常可多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强健骨骼。
  滑雪滑冰对人体的平衡掌控能力与力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果本身就有器质性疾病的人群,如既往有关节疾病、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或存在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或患有心肺疾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疾病等,不适宜参与这项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
  冰雪运动季
  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注意避免发生意外和损伤
  让我们一起为冬奥加油!
  参考文献
  [2]. Bleakley CM, Glasgow P, MacAuley DC. PRICE needs updating, should we call the POLIC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2; 4(4):220-221.
  [3]. SRL Te, MPJM Wijffels, R Brand, RK Marti.The prognosis following acute primary glenohumeral dislocation. The Bone & Joint Journal.2004;86(1):58.
  [4]. Schiftan GS, Ross LA, Hahne AJ.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in preventing ankle sprains in sporting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urnal of Science & Medicine in Sport. 2015;18(3):238. Epub 2014 Apr 26.
  还是和以往一样
  欢迎大家留言
  小编和专家期待和你的互动
  我们比你更关心你的健康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总策划: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健康中国、协和骨科
  编辑制作:熊婉婷
  审核: 聂文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在看”,传播协和好科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