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娃比同龄人长得快以后肯定是高个儿?可能正相反!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2-25 17:39 来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字体:
  新学期来了,又到了鸡娃的时候,家长不仅鸡娃的学习,还要鸡娃的生长发育。但有的家长很佛系: 看我的娃,从小就比同龄人高一个头!以后大高个妥妥的!
  结果,过了几年,慌了!医生,我伢怎么不长了??
  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小时候高,长大了——
  可能正相反!


  这到底是为什么?如何避免出现这样无法挽回的结局?中南君邀请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生长发育诊疗中心负责人黄琦博士,和大家聊聊小儿长高路上的“拦路虎”—— 性早熟 。
  【视频】


  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爱吃的12岁女孩身高早早定格近日,孙女士带12岁的女儿小月来就诊,这个年龄,别的孩子还在猛长,小月的身高却已定格!小月父母一个1.78米,一个1.55米,他们觉得小月身高肯定没问题,因此从来没关注过孩子身高。而且看着小月特别能吃,很高兴,觉得能吃就会茁壮成长,是好事! 为了满足小月的胃口,家里人换着花样做饭,还做药膳类的补品,小月每顿都能“光盘”。到小月12岁时,父母发现不对劲,她的身高143公分,体重却达到了50kg。妈妈开始慌了,急来医院咨询。医生一问,孩子不到10岁就已月经初潮了,属于 性早熟,做检查后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小月骨龄已经14岁,生长的空间已不大,这大概就是她成年后的身高了。
  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为 0.43%,全国约有 53万名患儿,并且呈 逐年飙升的趋势......但更严重的是,就诊率却极低。
  很多家长不清楚性早熟是个什么概念 ,总觉得孩子发育早,说明营养好,没必要大惊小怪,但很多时候,家长的一个不在乎,就影响了娃的一生。


  儿童性早熟是什么
  儿童性早熟(sexual precocity)是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即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但是,性早熟也分“真假”,要明确诊断。
  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性早熟主要分为三类。
  中枢性性早熟
  又称促性腺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又称真性性早熟。患儿除有第二性征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
  中枢性性早熟可进一步细分为特发性性早熟(又称体质性性早熟)、继发性性早熟及其他疾病造成的性早熟。
  ● 特发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负反馈敏感性下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增加分泌所致。女性多见。
  ●继发性性早熟∶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异常的患儿。
  ●其他疾病造成的性早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外周性性早熟
  又称假性性早熟。它不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引起,而是由外周腺组织异常分泌性激素(如性腺肿瘤、卵巢肿瘤、黄体瘤、睾丸瘤、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以及外源性性激素样物质(雌激素类药、包括异烟肼、 化妆品)所致。


  部分性性早熟
  又称不完全性性早熟。如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阴毛早现、单纯早初潮等。


  性早熟有哪些 危害
  1、最直接的影响—— 最终身高
  性早熟有 “高儿童,矮成人”的说法。
  由于性早熟患儿青春期提前,身高暂时比同龄儿童高;但是快速生长过后, 孩子的骨骺线很快闭合,不再生长 。因此,性早熟患儿快速生长的总体时间缩短,身高则受到较大影响。
  2、心理
  性早熟患儿由于身体的变化,容易产生自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关于性早熟的四大 误区
  误区一:鸡、豆浆有激素吃不得
  有人说: “我看网上传,蛮多鸡都是N只jió的,肯定有激素,吃了不早熟才怪!”
  真相
  合理吃“鸡”即可。鸡肉导致性早熟的说法一直流传,主要是说鸡长得快,都是打激素的速生鸡,吃了会性早熟。其实,这种说法不全对。速生鸡长得快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不过,如果总是炸鸡、重油烹饪,会导致能量过多,增加肥胖风险,因此在做鸡肉时要特别注意烹饪方式。另外,鸡皮鸡油脂肪含量高,建议少吃。
  豆浆中含有一种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虽然结构分子和人体雌激素较相似,但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孩子本身没有提前发育, 不必刻意回避 豆浆。
  误区二:为补钙补营养勤喝骨汤肉汤
  很多家长比较费解:
  “喝骨汤难道不是补钙长个儿的吗?”“肉的营养都熬进汤里了啊!”“ 喝汤咋的个和性早熟还有关系?”
  真相
  首先 钙对身高 没有 明显促进作用。长高主要靠骨骼长度增加,骨骼生长需要钙,但是钙不是使骨骼生长的主要动力。适宜补钙可使骨骼密度增加,不是直接促进长高。
  骨汤肉汤并 不能补钙,倒是可以 补体重,而且和性早熟息息相关!


  像排骨汤,里面其实溶解了大量脂肪。还有如老火靓汤煲汤,连动物内脏一起煲的话,更是高脂高热量,长期摄入, 会导致脂肪、嘌呤摄入增加,引发儿童肥胖或血脂异常、尿酸增高,可让小孩 提前进入青春期。
  误区三:孩子能吃是好事,不用管
  真相
  主食、零食、加餐……不少家人认为孩子要长身体,能吃说明身体需要,其实吃得多,不如吃得好。孩子饭量大,不加节制,最容易导致的问题就是肥胖, 营养过剩, 造成早发育。另外,可能导致骨龄提前, 骨骺线提前闭合,影响长高。
  在中南医院身高促进门诊上一般有两个表现:出现不少小胖墩,性早熟的孩子不断增加。 胖,是促进性早熟的重要风险因素。肥娃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诱发性早熟, 性早熟压缩孩子长个的时间。
  误区四:避孕药、成人保健品随意放
  真相
  要说真正有激素的东西,不是传说中的六条腿儿的鸡和西瓜大的苹果,而是避孕药、丰胸产品、保健品、含激素类化妆品等。好奇 (翻箱倒柜)是孩子的天性,大人要妥善放置这些物品,避免孩子误食!历史上的教训不少。






  不要否认你小时候偷吃过妈妈藏起来的饼干
  预防性早熟需注意三点
  1、正常饮食,少吃零食。避免重油重盐的食物,实在要吃零食,可自制一些低脂低盐零食。
  2、适当运动。孩子们课业繁重,如果没有整块的时间,锻炼也可见缝插针进行。如课间,花5~6分钟跑跳、做伸展运动;朗读时保持站立位;晚餐休息后,安排10~30分钟运动。另外,在家倒垃圾、扫地,做简单家务等也是一种锻炼。
  在此,透露给想长个儿的娃一个诀窍:跳。一周保证5天,每天约30分钟的 纵向跳跃运动 ,是长高的好办法。但注意运动也要适度,保护关节。
  3、多观察,及时治疗。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过早出现。如果 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者发现身高加速增长的现象,家长一定要注意。


  怎么判断身高是否过速增长了?
  刚出生第一年,孩子平均长高25cm左右,第二年增长10~11cm左右。儿童期多数孩子每年增高5~7cm,如果低于4cm,就要警惕;青春期男孩每年增高9~11cm,女孩每年增高7~8cm,甚至更多。家长可以绘制生长曲线来观察。
  出现早发育的情况建议立即到医院检查。只有治疗及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不良影响!
  春天,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中南医院内分泌科生长发育诊疗中心将于 3月5日举办 义诊活动!欢迎大家参加!


  家长报名后请耐心等待,工作人员会于2日内尽快联系。
  生长发育诊疗中心简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生长发育诊疗中心是由内分泌科孙家忠主任及黄琦博士带领团队组成,身高促进门诊成立以来,备受广大家长朋友的关注与喜爱。
  身高促进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三楼/内科2号诊室
  挂号方式∶关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门诊业务-预约挂号-内科-身高促进门诊。
  —— THE END ——
  审核 / 高翔
  编辑 / 丁燕飞
  视频 / 夏萌萌 於鑫益 丁燕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