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健康一点通】当心!这些人不能吃粽子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5-31 20:20 来源: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字体: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这个日子的标配当然是 吃!粽!子!
  红枣馅、腊肉馅、蛋黄馅……
  这可把隔壁家小孩馋哭了
  他一口气吃了5个
  于是……
  吃完后不久,他就出现腹胀、嗳气及恶心等症状,来南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就诊,考虑是因为食用粽子后出现的消化不良。
  吃粽子可大有讲究
  如何科学食粽?
  吃粽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南小东家的消化内科专家有话要说了
  还不快拿出小本本记好


  1.粽子不易消化,需要趁热吃。
  粽子由糯米制作而成, 粘度高 ,包含的馅料含有较多 脂肪、盐及糖份 等,缺乏纤维素,食用后在胃内排空时间长, 过多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 。
  (1) 粽子要趁热食用 ,糯米冷却后粘性更大,更不易消化,食用时一定要蒸煮熟透,同时因为糯米和馅料容易变质,加热不充分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如果食用粽子时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最好丢掉。
  (2) 不要把粽子当作夜宵吃 ,因为睡前胃肠蠕动消化能力差,睡前食用粽子更易引起消化不良。
  (3) 在食用粽子后适当进食蔬菜、水果 ,或者进食一些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小麦,餐后适当散步等,在达到营养均衡同时还能帮助粽子的消化,能降低餐后消化不良的风险。还需注意的是粽子含热量高,尤其是那些肉粽、甜棕,在食用粽子后应适当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的摄入。


  1.生理性吞咽障碍
  源于年龄增长导致的 呼吸功能、咳嗽反射、肌肉协调能力 等 身 体机能退化。
  2.病理性吞咽障碍
  多由特定疾病导致,如脑卒中、帕金森(晚期)、老年痴呆症(晚期)。 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4%~90%。
  吞咽障
  特殊人群食用粽子的注意事项
  (1) 老年人和孩子 消化能力偏差,一次 食用过多粽子容易出现腹胀、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在食用粽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防止噎食,这类人建议每天食用粽子 不要超过3个 ,小巧袖珍型粽子更适合。
  (2) 患有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人 食用粽子有导致疾病复发风险, 食用白米粽更适合 ,有 食管曲张静脉的人 不能食用粽子 ,因为有诱发大出血风险。
  (3)粽子不要与红枣、柿子同食,这些水果 含有果胶和鞣酸等物质 ,糯米难消化导致胃排空慢,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胃石”症。特别要注意的是含枣棕误吞枣核可能会引起食管穿孔,若出现胸骨后痛、吞咽困难等情况需要立即至消化内科就诊。
  (4)肉粽、咸蛋黄粽、猪油粽等含有较多脂肪,属于高脂食品,有诱发胆囊炎和胰腺炎风险,对有该类疾病发作史或高危人尽量少吃。
  (5)另外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人食用此类粽子有诱发心血管意外风险,也应该少食用。糯米含糖量高,升血糖快,有糖尿病人应限制粽子食用,尤其是不宜吃含有红豆粽、蜜枣粽等糖份高的粽子。


  1.生理性吞咽障碍
  源于年龄增长导致的 呼吸功能、咳嗽反射、肌肉协调能力 等 身 体机能退化。
  2.病理性吞咽障碍
  多由特定疾病导致,如脑卒中、帕金森(晚期)、老年痴呆症(晚期)。 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4%~90%。
  吞咽障
  棕子选购和保存
  (1) 不少人喜欢看外表,认为粽叶青翠欲滴的粽子才更新鲜,这其实是错误的,消费者在选购粽子时 不要只顾颜色好看 ,不要刻意挑选粽叶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颜色过于鲜绿的粽子安全性反倒没有保证。
  (2)尽量通过 正规可靠渠道购买粽子 ,在购买粽子时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已过生产日期,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等。粽子放置的时间越长,营养成分流失就越多,也更容易变质,因此粽子最好现吃现买,若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速冻保存,不要 保存 太久,以 3-4天 为限,不要和其他鱼肉类等生冻食品一起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1.生理性吞咽障碍
  源于年龄增长导致的 呼吸功能、咳嗽反射、肌肉协调能力 等 身 体机能退化。
  2.病理性吞咽障碍
  多由特定疾病导致,如脑卒中、帕金森(晚期)、老年痴呆症(晚期)。 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4%~90%。
  吞咽障
  消化内科简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是江西省首个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临床医学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奋力拼搏,消化内科现已成为江西省首个集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211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医学领先学科”“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江西省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及“江西省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医学临床医学优势学科。消化内科由消化专科门诊、消化专科病房、消化内镜中心和消化研究所组成,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举。
  近年来,消化内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近40项,省级项目近100项,发表论文47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及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消化学科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卫生厅先进集体、医院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本文纯属公益目的,如有图文来源方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即行删除 来 源:消化内科 丁祥利 策 划:党委宣传部 编 辑:张 凡 审 核:温桂兰、叶 萌 终 审:康乐荣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