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这种肉疙瘩,别大意!

几个月前蛋蛋的太阳穴上鼓起一个小疙瘩 蛋蛋的父母都没太在意。谁知短短5个月 小小的疙瘩疯长成一个巨大的肿瘤 居然和蛋蛋的脑袋一般大小 医生看到都惊呆了 诊断:这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恶性肿瘤! 这致命的 “疙瘩 ”究竟是种什么 可怕疾病 ? 协和肿瘤中心专家陈静教授教您识别和应对!

蛋蛋脑袋上长出的这种可怕的 “疙瘩” ,医学上称为: 胚胎性 横纹肌肉瘤 , 属于 软组织肉瘤 的一种。
你可能会说:啥“肉瘤”?咋没听说过?咱们先来了解一下, 肉瘤是什么?
01
肉瘤是什么?
肉瘤和癌症都属于恶性肿瘤 ,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组织起源不同,癌症起源于内胚层细胞(对应着胃部、肠道、肺等), 肉瘤主要来源于中胚层(对应着肌肉、脂肪、血管等)。

02
软组织肉瘤是什么?
软组织肉瘤属于肉瘤中的一种,是发生在 脂肪、肌肉、血管等软组织中的恶性肿瘤 。 软组织肉瘤依据组织来源共分11大类,有50种以上的不同亚型。最常见亚型包括: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以及好发于儿童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

03
软组织 肉瘤真的会致命吗?
如果肿瘤组织侵及重要的 神经和血管 ,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危害,如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活动障碍,甚至瘫痪、血管破裂出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我今早起来发现脖子上突然长出指头大的疙瘩,不会是这种可怕的“肉瘤”吧?!

别慌,身体出现疙瘩(包块)并不一定是软组织肉瘤。 身体上任何部位 新发现 的与原有部位不一样的 肿物 ,其性质主要有三种: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非肿瘤性质病变。
一般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鉴别和诊断。
第一步:
可以通过“摸一摸”
来初步判断和区别
不同性质的肿瘤发生的部位、摸起来的触觉、质地软硬度是不一样的。
脂肪瘤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疙瘩(包块)摸起来 质地柔软、有弹性 ,像软糖一样, 边界清晰,无痛痒感 ,并且伴有 体型偏胖 ,或者爱吃高脂肪食物,不爱运动导致代谢缓慢,那么不必担心,这种 小疙瘩可能是脂肪瘤 ,这是体表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皮下脂肪组织的堆积所导致。需要做的只是“管住嘴,迈开腿”。
纤维瘤

图片来源:网络
纤维瘤摸起来 体积较小、质地很硬、可以滑动、边界清晰、无痛痒感 。纤维瘤发生于人体的纤维组织,是由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所导致的。 纤维瘤一般也是良性的。
腱鞘囊肿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疙瘩(包块)摸起来 有弹性、位置固定,长在关节、肌腱周围 ,而你如果又是经常要敲键盘的文字工作者,或者是用鼠标熬夜玩游戏的“网瘾青年”,又或者是经常抱孩子、做家务的全职妈妈,那可能是腱鞘囊肿。因为 长期保持一个固定姿势持续地劳动或工作,受过外伤等因素都容易引发腱鞘囊肿。
肉瘤

肉瘤摸起来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晰、活动度差、位置固定且深。 当身体出现新发包块或无痛性软组织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时,均需要警惕是否为软组织肉瘤。
第二步:
如果摸上去疑似“肉瘤”,
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比如局部磁共振(MRI)或CT,全身骨扫描(ECT),浅表淋巴结B超等,最终, 活检还是确诊的金标准。

医院的检查报告就像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啊!

病理报告良性和恶性的简单判别,只需记住一句话:一般 “肉瘤”为恶性 (部分肉瘤除外),只有 “瘤” 字的一般 为 良性 肿瘤或 中间性 肿瘤(除非加了 “恶性” ,如:恶性血管球瘤等)。
04
软组织肉瘤容易长在什么部位?
软组织肉瘤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四肢,其中下肢(35-40%),上肢(15-20%);其次是腹膜后(20-25%)、躯干(15-20%)、头颈部(5%)。此外,还可以发生于泌尿和子宫等生殖系统等。

04
软组织肉瘤好发的年龄?
软组织肉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不同病理亚型的好发年龄有所不同。

(2-3岁和80-84岁是两个发病小高峰)

总体而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 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大约为65岁,80岁时的发病率约为30岁时的8 倍。
04
软组织肉瘤是绝症吗?能治好吗?
好发于儿童的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疗效较好
软组织肉瘤总的五年生存率约 60%~80% ,但是不同类型的软组织肿瘤的预后差异较大 ,儿童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如果 早期 发现,能够 完整手术切除 ,再接受 规范化疗 , 90% 可以 治愈 。
综合治疗,软组织肉瘤
可望当作“慢性病”来治
绝大多数 软组织肉瘤 的 首选治疗 原则仍为 根治性广泛切除术 。术前应当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 手术方案 ;术后 复发高危 患者,应当选择合理的 放/化疗辅助 治疗。术后 定期 进行 复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的来说,规范化的外科切除+术后定期随访,是获得 良好的预后 , 防范复发、转移 的关键。

专家名片



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挂号或在线问诊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肿瘤中心 荆楚大医生
编辑制作: 彭锦弦
审校: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请点右下角"在看”,传播协和科普!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