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疯抢!“神奇眼药水”真能治近视?

本来以为放了暑假
娃儿的眼睛可以好好休息下
妹想到自己一去上班
娃就开始电视、平板轮番轰炸
又是动画片又是玩游戏
玩得不亦乐乎
爹妈下了班
神兽迅速切换模式
拿起作业装模作样

还振振有词:
“外面太热,不宜出门!”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
娃的视力告急!

近来
一款“近视神药”阿托品
在 家长们的朋友圈刷屏
据称,低浓度“阿托品”
可以有效延缓
甚至预防儿童近视
操碎心的家长们纷纷求购

我到医院问了医生能不能开药,居然没有!

网上应该有卖的吧,在网上买试试?

国内没有?那能不能代购啊?

别急,我看过,网上有方子,可以买原料,自己配成低浓度的!
这波操作能行吗?
咱们请专家来谈一谈


李世莲
武汉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对小儿各种眼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
6岁娃滴出“红眼病”
最近,妈妈发现6岁的女孩恋恋(化名)看东西总眯着眼,带女儿去医院检查视力。果然,一查孩子双眼近视100度,医生建议佩戴眼镜矫正。
“这么小就戴眼镜,以后怎么办?”妈妈李女士无法接受。 在微信群里,李女士听一些家长说,低浓度“阿托品”的滴眼液可以治近视,不少人找代购买。
想着滴眼药水方便无害,李女士便托人代购几瓶,睡前给孩子滴。
谁知两天后,恋恋的眼睛突然红肿,不停流泪,她赶紧带其到武汉儿童医院就诊。

该院眼科主任李世莲检查确诊恋恋为过敏性结膜炎,与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有关。 经过几天治疗逐渐好转。
医生告诉李女士,这种眼药水在国外属处方药,有严格的使用禁忌证和适应证。
小编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像李女士这样,购买阿托品的人不少,其中不乏买错浓度、用错药的情况。


不少商家打出关于“阿托品”的各种广告:


甚至有家长找到“网上购买0.125%高浓度阿托品,自行配置0.01%低浓度阿托品”的帖子,来医院咨询能否这样配。

//
2
没有药能“治好”近视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指出,对于近视儿童青少年,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减缓近视进展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
李世莲表示,低浓度阿托品虽然证实可延缓近视进展,但无法矫正近视,更不能提前预防。

阿托品“小档案”
身份
一种副交感神经抑制剂。
功能
滴入眼睛后,睫状肌彻底放松。
在眼科常见的是1%浓度,常用于验光前的睫状肌麻痹,即散瞳 。
对近视有效吗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该药可延缓近视发展。
有没有副作用
近几年市场上以新加坡的低浓度阿托品(0.01%)滴眼液居多。

用药会让瞳孔持续处于散大状态,白天看近物模糊,正常用眼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眼睛“大门”打开,原本藏在深处的视网膜、晶体等就暴露在户外强光下,如不防护会造成伤害,导致畏光反应。
所以,儿童在用药后要做好防晒遮阳措施。

该药也可能让眼压升高,如果有家族遗传的眼压较高患儿,可能会诱发青光眼。 如孩子本身是过敏体质,也可能出现结膜充血、皮肤瘙痒、发烧等过敏反应。 因此,使用前专科医生的评估必不可少。
//
3
自行配药?快住手!
为啥在武汉的药店和医院开不到低浓度阿托品呢?
低浓度阿托品国内尚无“准生证”
目前,关于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应用,在中国未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
在部分省份,此药以院内制剂方式,经省级药监部门批准在院内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
但目前,远期副作用和并发症目前还不确定。 更何况如果家长 网购药品,药物成分及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风险更高。

7月19日,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发布了《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2)》,对该药在近视防控应用中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使用规范问题,进行了陈述。


可以自己在家配药吗?
“共识”中指出,自行配制的阿托品滴眼液存在浓度不均一、浓度不稳定等可能性以及感染风险,不建议患者自行配制。
目前,多家公司正在推进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延缓儿童近视的临床研究。今后,患儿有望安全使用阿托品防治近视。
//
4
预防近视,户外活动很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眼睛近视明确的致病因素,主要是近距离用眼超负荷。与其寄希望于“神药”,不如功夫下在平时哦。
1 ►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每天户外活动最好超过2小时或每周10小时(达到15小时更好),这是全球公认可以预防近视的最有效的方法。
当户外的自然光线照射小朋友的眼睛时,视网膜会释放多巴胺,后者能抑制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发生。

2►
“三个一”要牢记
“三个一”要牢记:
胸部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看电子屏幕时眼睛保持一臂远,视线保持微微向下。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端正的坐姿,切忌趴着看、斜着看、仰头看。
3►
电子产品要限时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不让一岁半以下的宝宝接触电子产品;
2~5 岁每天不超过 1 小时;
对 5 岁以上的孩子同样要严格控制时间。

如果要看动画片,可以投到电视屏幕或用投影仪看,保证足够的距离。看平板的时间一次不超过 15 分钟。手机屏幕小,尽量不接触。
4►
记住“20-20-20”原则
阅读书写20-30分钟后,要看远(20英尺,6米)至少20秒钟以上,可以在5到10分钟左右。做做眼保健操,或者凭窗远眺。
如孩子已经出现用眼困难,要及时就诊,遵医嘱配镜,避免近视快速加深。
妇幼健康科普

//
制作:高琛琛
监制:邓志宏 王琛

即日起,通过公众号消息框发送“礼品”至公众号后台
单篇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点赞过 100后
将从消息中选取5位幸运读者送出礼品
礼物一:知名摄影机构孕味照精选套餐
礼物二:知名摄影机构宝宝月子照套餐
礼物二: 知名摄影机构宝宝照套餐

点赞过 1 0 0就抽奖喔,赶紧点赞转发吧~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