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春天咳咳咳可能是过敏,千万别当感冒治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3-04-07 17:00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字体: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不少人感冒咳嗽,有的甚至咳嗽了十多天都不见好转,严重时还咳得“背过气去”。 都是咳嗽症状和原因却大不相同,常见的有过敏性咳嗽、感染性咳嗽以及其他原因如胃食管返流、空气污染、吸入异物引起的咳嗽等。晨起、睡前咳嗽,白天好转可能是过敏引起的,持续咳嗽,有痰、咽痛、流涕则可能是感染引起的。

  因此,应注意鉴别各类咳嗽的特点,找到病因,切记盲目治疗或自行处理。如过敏性咳嗽为发作特点的咳嗽,需要针对过敏原加以防护或使用镇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只有出现感染倾向的咳嗽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过敏的两大因素

  1.过敏原

  常见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

  鸡蛋、牛奶、花生、虾蟹等

  螨虫、蟑螂、动物皮屑、花粉、真菌等化妆品、染料、合金制品等

  2.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指的是那些接触过敏原后有过敏反应倾向的个体。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相关。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占整个过敏群体的比例约为30%,这类人群不一定都会出现过敏性疾病,他们需要在 过敏原的反复刺激下,才可能出现过敏症状 。

  过敏体质的个体接触到过敏原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于普通人就“激动”了,把这些过敏原视为“敌人”,产生针对性的过敏抗体IgE(免疫球蛋白E),进而活化体内的效应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并产生大量黏液,力求将这些外来的“敌人”赶出体外。这些反应会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功能紊乱和损伤。因此,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是过敏体质的个体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所发动的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从这方面来讲, 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所导致的 。

  过敏的诱发因素

  诱因并不等于过敏原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对冷空气、烟雾、香水、情绪、辣椒等过敏。这些往往并非真正的病因,通常是由于 某种过敏原的刺激,机体长期处于过敏性炎症状态中,敏感性较普通人更高。此时,只要相应的致敏部位受到诱发因子的刺激,就可以产生过敏症状。

  环境变化是过敏发生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 。西方国家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与当时的快速工业化、空气污染严重的时间是对应的。我们国家过敏性疾病的发病 率快速上升时期也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随。因此,过敏性疾病也被称为现代国家的“文明病”。这也说明维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过敏的规范性治疗

  意识自己可能出现了过敏性疾病,首先要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以便进行早期防护。 当检查明确了过敏原后,患者需要进行规范化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特异性免疫治疗也称脱敏治疗

  它是将过敏原制成疫苗,给患者反复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使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逐步增强的一种病因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减轻。该疗法的疗程为3~5 年。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应尽早进行脱敏治疗,避免身体产生严重损伤。

  2. 规范化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和控制过敏性炎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如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鼻喷激素、治疗哮喘的吸入性激素、 针对过敏抗体IgE 的单克隆抗 体等 生 物靶向药物。

  3. 环境控制和患者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 指导患者尽量减少过敏原的暴露量、避免诱发因子,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减少辅助性用药。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来源 |《 大众健康》

  作者 |祝戎飞 过敏反应科 主任医师

  编辑 |王越

  策划|蔡敏、蔡雄

  更多服务,点击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