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守正创新 开启杂技新征程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1-11 11:4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 梅月洲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新时代杂技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涵,在武汉杂技的传承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地讲好中国故事。
  杂技,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是最受百姓欢迎的优秀艺术品种,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鲜明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特别是武汉杂技,不仅有百年传承、百技纷呈、功力雄厚的精湛技艺,更有中国杂技领军人、著名杂技大师夏菊花及其创办的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每年在武汉杂技厅常态化进行的杂技表演和每两年一届的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已经成为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和享誉国际的杂技盛会。
  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技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激活传统杂技的生命力,不断丰富武汉杂技的表现力,在继承传统发展中彰显武汉杂技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武汉杂技团一直未停止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步伐,使杂技艺术表演取得了丰硕成果,发展了一大批经典的民族传统节目和优秀代表性节目,如《顶碗》《椅子造型》《集体车技》《空中飞人》《浪桥飞人》《大跳板》《大武术》等,尤其夏菊花的《顶碗》节目,发展创造了“脚面夹碗”“双层双飞燕拐子顶”等高难度技巧,成为中国杂技荣获国际金奖第一人,成为中国杂技的一座高峰。
  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与时代同呼吸,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杂技创作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杂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使每一个节目和技艺的创新,都成为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创新既是杂技艺术的生命,也是开启武汉杂技新征程的根本途径。
  近些年来,武汉杂技团在创新中坚持了这样几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杂技技巧本体的创新,技巧是杂技的核心,是杂技最本质的特征,在继承传统杂技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作出更多的杂技新节目、新技巧,是武汉杂技艺术家们始终坚守的一个基本准则。近年创作的《飞轮炫技》《立绳》《技炫黄包车》《杆上技巧》《扬帆追梦·浪船》等节目都体现了武汉杂技坚持技巧本体创新的原则。二是从表演形式上突破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代杂技对传统杂技表演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是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当今中国和国际杂技舞台,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纯”杂技,已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艺术杂技、情景杂技、主题杂技取而代之。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杂技团先后创作演出的《英雄天地间》《梦幻九歌》《海盗》《魔幻之城》等新剧目,从表演形式上为武汉杂技在新时代开辟了新的途径。三是运用综合艺术丰富杂技创新,调动和运用一切综合艺术手段来丰富杂技艺术表演,几乎是当代中外杂技的一个显著特点。武汉杂技也不例外。
  2018年武汉杂技团推出一部原创杂技剧《江城》,可以说是武汉杂技在新时代讲述中国(武汉)故事的新作。它以讴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时代精神为主题,融合了武汉杂技的众多优秀传统节目和金牌节目技艺,调动舞蹈、音乐、多媒体等综合艺术手段来讲述新时代大武汉的故事和展示大武汉的当代风貌,呈现给观众一台有技巧、有情节、有趣味的新杂技。观众们反映,武汉杂技有了既青春又时尚、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21年7月,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武汉杂技团又推出一部原创抗疫题材杂技剧《英雄之城》,它融合了杂技、汉剧、歌舞、情景剧及声、光、电等综合艺术元素,讴歌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胜利的奇迹,热情描绘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抗疫精神。有观众反映:这种用杂技+综合艺术的形式讲述抗疫故事,让人感同身受地看到这次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展现出来的武汉力量和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努力,坚持守正创新,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杂技的生命力,继续推动武汉杂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武汉杂技新时代新征程。 (作者为中国杂协副主席、武汉杂技团团长)
  刊载于《长江日报》2021年12月31日第14版
  【编辑:王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