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浮木 我本芬芳”,八旬杨本芬书写两代女性生命史|读+
每年的图书市场上会出现十几万种新书,绝大部分都无声无息,可能只卖出寥寥几本,甚至销量为0;可是一位八旬老人3年出了3本小书,每一本都成为话题,不但获奖,而且读者反响不俗,其中有一本一年重印9次。
这就是《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作者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未及毕业参加上山下乡。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从某运输公司退休后,一边照顾出现轻微失忆症状的老伴,一边在厨房里写作:“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
这样的稿纸,她足足写了8公斤。
一口气读完这3本书,就是读了中国两代女性的生命史。
《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秋园》:
用母亲的一生讲述大时代变迁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秋园去世以后,人们在她棉袄口袋里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年份和地点,这就是秋园一生最简单的生平记述。
秋园,就是作者的母亲梁秋芳女士。纸条上的每个时间地点,都是她生命中的大关节处。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洛阳成为行都;一名南京政府职员由此认识了18岁的洛阳人秋园,两人成婚,局势稳定后回了南京。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迁都重庆。轮船途经汉口时,丈夫生怕再见不到家中老父,带着秋园决意下船去了湖南湘阴,从此在湖南乡间生活了20多年。
1960年,丈夫死于浮肿后,困顿的秋园带着两个孩子回洛阳娘家想要投靠,失望返程时再次途经武汉,由一位老乡介绍,到了汉川马口。后来嫁给一位当地人,过了一阵安定日子,只可惜她格外疼爱的第5个孩子1966年溺水。
1980年,丈夫去世,临死前劝秋园回到湖南老家去。
在湖南湘阴,秋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20多年,这段日子安定多了,物质上也日见改善,但秋园已近黄昏。
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有过不幸和苦难,也收到过善意和温情。因为活得长,她经的多、见的多、感受的多;比起生命中的一些人,她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算是幸运。
比如她的大嫂和二嫂,十八九岁年纪,打扮得漂漂亮亮,兴冲冲去参加洛阳史上第一次游园会——梁家只是个普通郎中,本来拿不到票,偏偏治好了病人,病人送来两张——不料游船翻了,一船的女子,都没了。把票子拿回家的秋园父亲愧疚难当,暴病上身,半个月后就撒手而去。
《浮木》:
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亲的生生死死
在《秋园》中,作者杨本芬展现了一种惊人的特点,就是擅长写“死亡”。先是信手几笔,写活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与性情,让读者觉得这人在世上自有其可爱处、合理处,然后放他(她)去承受命运的残酷;下笔朴素,无需铺排渲染和夸张,这之间的对比,油然就让读者感受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换了别的作者,那可能是写作训练的结果、或者是借鉴得来的本领,但是在杨本芬身上,只会有一个答案——她经历的生活教会她如此。
《浮木》是《秋园》的续篇,“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此书一开篇,就是杨本芬最小的弟弟,也就是秋园第6个孩子的故事。这孩子只活了13个月就因受寒引起肺炎,死在杨本芬怀里,当时,秋园和杨本芬母女都没哭,“我和妈妈甚至连眼泪都没有流,艰难困苦的生活让人情感麻木了”。
《秋园》的主角是母亲,《浮木》的主角是乡亲。那些乡亲故事之中,不幸常常与物质匮乏、医疗落后、缺少文化、固执偏狭相伴随。
比如:一位善良秀美的怀孕村姑,在山间小路上摔倒,即将做母亲的本能让她护住肚子,脸颊却被树桩刺穿。村医用草药敷治一番,最后半边脸毁容。此后她性情大变,生下漂亮女儿以后总觉老天不公,想要报复女儿,最后亲手破坏了女儿婚事。
再比如,乡下的治安其实不算好,秋园家养殖的鸡、鱼、兔屡次被偷,每次被盗都让人灰心丧气。
《浮木》中当然也有很多温情,这是作者杨本芬的另一写作特点,就是把“人间有情”写得真实朴素又感人。
杨本芬后来在运输公司工作,公司的车轧断了一位姑娘的腿,作为赔偿,公司要送这位姑娘到北京定做假肢,还要照料人家这期间的生活。杨本芬承担了这个任务。到了北京假肢医院以后,她发现周围的小旅馆里都是等着定做假肢的人,其中有一对父子,是煤矿工人,遭遇瓦斯爆炸,父亲没有了手,儿子没有了腿。父子俩相依为命,过得够呛,每天父亲驮着儿子去打饭,路上遇到人,总是微笑,笑容忠厚而纯朴。杨本芬于心不忍,帮他们刮胡子、买饭菜、洗衣服,每天看望、说说话。杨本芬离开北京的那天,父子俩泪如泉涌;40年过去了,杨本芬仍然记得这对父子。
《我本芬芳》:
“钻石婚”的真实有时会伤人
今年新出的《我本芬芳》,是这一系列的最后一部,写的是杨本芬自己的婚姻生活。
他们是“钻石婚”,已经相伴60多年了。外人看来是羡慕的。但其实,婚姻生活真的就如同一双鞋,只有穿鞋的人才知合脚与否。
两个人都不坏,虽然结婚有点仓促,但也不是没有感情基础;也一起扛过风雨,共过患难;晚景越来越好,孩子们也不错,算是同享安乐了。但是很可惜,两个人就是性情不合。
年轻的时候,怀孕的杨本芬晚上常孤身在家,有一天她听见门外有贼,在偷她家的兔子,她只敢呵斥却无效;待丈夫回家,她的哭诉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反复诘问: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好人怎么会怕小偷?
更多的时候,他不爱跟人亲近。他们去南京给女儿带孩子。出门买菜,她主动去牵他的手,他一把甩开她,看也不看她,说,还是各走各的好。
她说他从来没正眼看过她,跟她说话,眼睛瞥向别处,“他不会跟人对视”。
他平生只提过一次她的名字,是一封家信上,他写:“杨本芬同志。”
如果只看这些,会觉得这是“他”某方面情感能力的缺失。当然了,他是好父亲,也是尽职的丈夫。
杨本芬的智慧在于,把这个故事写到了80岁,用最后的叙述完成了深化和反转。在丈夫即将88岁的时候,她走过去环住他的脖子,笑嘻嘻地问:“再过几个月,你八十八了,我八十一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分道扬镳,再不相聚。假如真的有下辈子,我是说假如,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摇头。
“不愿意?你再想想,我一辈子对你那么好,怎么会不愿意呢?我等会儿再问,让你想想清楚。”
过了一阵儿,她又去问:“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依旧摇头。
“摇头不算,你亲口告诉我。”
“不愿意。”三个字说得极其清楚。
她内心五味杂陈。她终于明白,她有她的伤痛,他也有他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每个人都有参与历史、记录历史的权利。
杨本芬做到了,读她的3本书,就是读了两代女性的生命史,不见得宏大,但是真实。多亏了她的书,读者才知道有过那样的故事、那样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郑晓晓】
这就是《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作者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未及毕业参加上山下乡。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从某运输公司退休后,一边照顾出现轻微失忆症状的老伴,一边在厨房里写作:“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
这样的稿纸,她足足写了8公斤。
一口气读完这3本书,就是读了中国两代女性的生命史。
《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秋园》:
用母亲的一生讲述大时代变迁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秋园去世以后,人们在她棉袄口袋里发现了这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年份和地点,这就是秋园一生最简单的生平记述。
秋园,就是作者的母亲梁秋芳女士。纸条上的每个时间地点,都是她生命中的大关节处。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洛阳成为行都;一名南京政府职员由此认识了18岁的洛阳人秋园,两人成婚,局势稳定后回了南京。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迁都重庆。轮船途经汉口时,丈夫生怕再见不到家中老父,带着秋园决意下船去了湖南湘阴,从此在湖南乡间生活了20多年。
1960年,丈夫死于浮肿后,困顿的秋园带着两个孩子回洛阳娘家想要投靠,失望返程时再次途经武汉,由一位老乡介绍,到了汉川马口。后来嫁给一位当地人,过了一阵安定日子,只可惜她格外疼爱的第5个孩子1966年溺水。
1980年,丈夫去世,临死前劝秋园回到湖南老家去。
在湖南湘阴,秋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20多年,这段日子安定多了,物质上也日见改善,但秋园已近黄昏。
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有过不幸和苦难,也收到过善意和温情。因为活得长,她经的多、见的多、感受的多;比起生命中的一些人,她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算是幸运。
比如她的大嫂和二嫂,十八九岁年纪,打扮得漂漂亮亮,兴冲冲去参加洛阳史上第一次游园会——梁家只是个普通郎中,本来拿不到票,偏偏治好了病人,病人送来两张——不料游船翻了,一船的女子,都没了。把票子拿回家的秋园父亲愧疚难当,暴病上身,半个月后就撒手而去。
《浮木》:
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亲的生生死死
在《秋园》中,作者杨本芬展现了一种惊人的特点,就是擅长写“死亡”。先是信手几笔,写活一个人的音容笑貌与性情,让读者觉得这人在世上自有其可爱处、合理处,然后放他(她)去承受命运的残酷;下笔朴素,无需铺排渲染和夸张,这之间的对比,油然就让读者感受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换了别的作者,那可能是写作训练的结果、或者是借鉴得来的本领,但是在杨本芬身上,只会有一个答案——她经历的生活教会她如此。
《浮木》是《秋园》的续篇,“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此书一开篇,就是杨本芬最小的弟弟,也就是秋园第6个孩子的故事。这孩子只活了13个月就因受寒引起肺炎,死在杨本芬怀里,当时,秋园和杨本芬母女都没哭,“我和妈妈甚至连眼泪都没有流,艰难困苦的生活让人情感麻木了”。
《秋园》的主角是母亲,《浮木》的主角是乡亲。那些乡亲故事之中,不幸常常与物质匮乏、医疗落后、缺少文化、固执偏狭相伴随。
比如:一位善良秀美的怀孕村姑,在山间小路上摔倒,即将做母亲的本能让她护住肚子,脸颊却被树桩刺穿。村医用草药敷治一番,最后半边脸毁容。此后她性情大变,生下漂亮女儿以后总觉老天不公,想要报复女儿,最后亲手破坏了女儿婚事。
再比如,乡下的治安其实不算好,秋园家养殖的鸡、鱼、兔屡次被偷,每次被盗都让人灰心丧气。
《浮木》中当然也有很多温情,这是作者杨本芬的另一写作特点,就是把“人间有情”写得真实朴素又感人。
杨本芬后来在运输公司工作,公司的车轧断了一位姑娘的腿,作为赔偿,公司要送这位姑娘到北京定做假肢,还要照料人家这期间的生活。杨本芬承担了这个任务。到了北京假肢医院以后,她发现周围的小旅馆里都是等着定做假肢的人,其中有一对父子,是煤矿工人,遭遇瓦斯爆炸,父亲没有了手,儿子没有了腿。父子俩相依为命,过得够呛,每天父亲驮着儿子去打饭,路上遇到人,总是微笑,笑容忠厚而纯朴。杨本芬于心不忍,帮他们刮胡子、买饭菜、洗衣服,每天看望、说说话。杨本芬离开北京的那天,父子俩泪如泉涌;40年过去了,杨本芬仍然记得这对父子。
《我本芬芳》:
“钻石婚”的真实有时会伤人
今年新出的《我本芬芳》,是这一系列的最后一部,写的是杨本芬自己的婚姻生活。
他们是“钻石婚”,已经相伴60多年了。外人看来是羡慕的。但其实,婚姻生活真的就如同一双鞋,只有穿鞋的人才知合脚与否。
两个人都不坏,虽然结婚有点仓促,但也不是没有感情基础;也一起扛过风雨,共过患难;晚景越来越好,孩子们也不错,算是同享安乐了。但是很可惜,两个人就是性情不合。
年轻的时候,怀孕的杨本芬晚上常孤身在家,有一天她听见门外有贼,在偷她家的兔子,她只敢呵斥却无效;待丈夫回家,她的哭诉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反复诘问: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好人怎么会怕小偷?
更多的时候,他不爱跟人亲近。他们去南京给女儿带孩子。出门买菜,她主动去牵他的手,他一把甩开她,看也不看她,说,还是各走各的好。
她说他从来没正眼看过她,跟她说话,眼睛瞥向别处,“他不会跟人对视”。
他平生只提过一次她的名字,是一封家信上,他写:“杨本芬同志。”
如果只看这些,会觉得这是“他”某方面情感能力的缺失。当然了,他是好父亲,也是尽职的丈夫。
杨本芬的智慧在于,把这个故事写到了80岁,用最后的叙述完成了深化和反转。在丈夫即将88岁的时候,她走过去环住他的脖子,笑嘻嘻地问:“再过几个月,你八十八了,我八十一了,总有一天我们会分道扬镳,再不相聚。假如真的有下辈子,我是说假如,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摇头。
“不愿意?你再想想,我一辈子对你那么好,怎么会不愿意呢?我等会儿再问,让你想想清楚。”
过了一阵儿,她又去问:“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依旧摇头。
“摇头不算,你亲口告诉我。”
“不愿意。”三个字说得极其清楚。
她内心五味杂陈。她终于明白,她有她的伤痛,他也有他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每个人都有参与历史、记录历史的权利。
杨本芬做到了,读她的3本书,就是读了两代女性的生命史,不见得宏大,但是真实。多亏了她的书,读者才知道有过那样的故事、那样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编辑:郑晓晓】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