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胡海鹏: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4-07-08 10:1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胡海鹏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时说过,“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全面深化改革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是“看准”,二是“抓实”。

  “看准了”是一种战略清醒。改什么、不改什么,改哪里、如何改,“要做清醒的改革者”。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看准,一方面是看准方向。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之所以不能动摇,因为这些都是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东西,如果丢了这些,就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将是死路一条。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目的在于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共同确保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制度属性,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领导力量、指导思想、政治方向、根本立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如果我们在根本问题上政治定力不足,就容易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从而在改革中迷失方向、偏离初衷。

  “看准了”也是一种方法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中国那么大,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迫切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发展潮流趋势,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改革正是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中不断将发展事业推向前进,可以说,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就没有改革的不断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创新是依据新的需要和新的条件,对旧事物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加以突破和超越,以推动事物由不完善向完善的跃升。全面深化改革下的创新就是要“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该改的,涉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指的体制机制中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方面和环节;能改的,涉及改革创新的可能性,特指改革创新的时机和条件;改好、改到位是改革创新的目标导向,看准与坚定不移抓是改革创新的方法论。

  创新是在“看准了”基础上的创新,是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精准识别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在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关系藩篱,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中,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在统筹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度中,掌握好改革节奏;在严格反复论证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方案;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修正错误的,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向前推进。

  “看准了”是辩证统一的,改革中不该改、不能改的东西,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的错误,进而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对改什么、怎么改之问的问题,则要有坚决改、坚决抓、坚定不移抓出成效的智慧,有效消除各种束缚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不变”与“变”,体现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