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服务众多互联网巨头,武汉这家企业把专利产品卖到海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9日讯“目前,我们的产能基本饱和,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近日,在江夏经济开发区光电谷孵化器长咀工业园内,武汉光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蓉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该企业刚刚获得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武汉光卓产值由3000万元,猛增至去年的6000万元,产品供应光迅等大型央企及其他外贸型企业,应用到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数据机房建设和海外多国。
平均每年获5个专利
这个专利产品卖到海外
2016年,作为大光谷地区光电子产业配套企业,武汉光卓落户江夏经济开发区长咀工业园。彼时,中原电子、光迅、天马微电子等一批光电子行业龙头已落户光谷。“选择江夏开发区,也是因为这里与上游企业距离非常近,依托便捷的交通方式,企业间的商务沟通、工程技术确认更加便捷。客户也能随时和合作厂商进行面对面沟通。”李蓉向记者介绍。
光卓科技主要从事光传输电缆等设备生产研发,得益于周边产业聚集和自身技术先发优势,光卓科技在行业内一直占据领先地位,是众多主流数据中心的原材料供应商。
2018年至今,光卓已获得21项专利保护授权,平均每年获得5个专利授权。其研发的高密度机架,本月又获得国家专利保护授权,显示了企业在该行业内的技术地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400毫米长、200毫米宽的光器材元件里,集成了256根光缆芯,其集成的芯数量是常规机架的5倍。李蓉介绍,该设备类似于路由器,可以将一根主光缆的信号,通过该机架直接分为256路,主要用于对接各类光电缆。与常规机架相比,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简便的实用性,价格也相对较高。
光卓科技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拥有该产品专利授权的生产企业。该款产品也销售至美国、俄罗斯等地,在海外订单已达数百万元。
每月奖励“金点子”员工
企业这样鼓励创新
在光电谷孵化器知识产权保护站工作人员孙涵看来,光卓科技的发展,既得益于大光谷区域光电子产业的集群优势,也源于企业自身不断的技术追求。
李蓉告诉记者,光电子产业迭代速度快,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更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除了研发高密度机架这样的专利产品,企业对工艺研发的投入,同样毫不吝啬。
在光卓科技有个制度,每个月都会奖励提出技术创新点子的员工。此前,因为一名员工在改进生产环节中,一款研磨液的滴入方法,公司就给予了现金奖励,希望以此鼓励全体员工关注产品品质和创新。
李蓉介绍,这名员工在实操中,将原本使用的烧杯配比,改为由带刻度的塑料吸嘴滴管滴入,只是一个小小环节,但能让工艺操作变得更方便和精准。虽然该细节本身对产品的影响并不大,但公司认为,正是这种持续不断优化的产品细节,才能推动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
而近年来政府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也让光卓科技在推进技术研发上,有了更大底气。2019年至今,依托企业所在的光电谷孵化器,光卓科技累计获得了7项政策资金支持共98.57万元,其中既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也有江夏区级提供的研发投入奖励。“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令企业更愿意投入研发力量,进一步发展。”李蓉表示。
据介绍,依托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的武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光卓科技所在的光电谷孵化器园内,园区企业发明和商标申请量已连续两年增超23%,今年,还有多个企业专利项目,在经过保护站梳理指导后,正在进行申报。(长江日报记者汪峥 通讯员田勇 朱劲松)
【编辑:邓腊秀】
平均每年获5个专利
这个专利产品卖到海外
2016年,作为大光谷地区光电子产业配套企业,武汉光卓落户江夏经济开发区长咀工业园。彼时,中原电子、光迅、天马微电子等一批光电子行业龙头已落户光谷。“选择江夏开发区,也是因为这里与上游企业距离非常近,依托便捷的交通方式,企业间的商务沟通、工程技术确认更加便捷。客户也能随时和合作厂商进行面对面沟通。”李蓉向记者介绍。
光卓科技主要从事光传输电缆等设备生产研发,得益于周边产业聚集和自身技术先发优势,光卓科技在行业内一直占据领先地位,是众多主流数据中心的原材料供应商。
2018年至今,光卓已获得21项专利保护授权,平均每年获得5个专利授权。其研发的高密度机架,本月又获得国家专利保护授权,显示了企业在该行业内的技术地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400毫米长、200毫米宽的光器材元件里,集成了256根光缆芯,其集成的芯数量是常规机架的5倍。李蓉介绍,该设备类似于路由器,可以将一根主光缆的信号,通过该机架直接分为256路,主要用于对接各类光电缆。与常规机架相比,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简便的实用性,价格也相对较高。
光卓科技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拥有该产品专利授权的生产企业。该款产品也销售至美国、俄罗斯等地,在海外订单已达数百万元。
每月奖励“金点子”员工
企业这样鼓励创新
在光电谷孵化器知识产权保护站工作人员孙涵看来,光卓科技的发展,既得益于大光谷区域光电子产业的集群优势,也源于企业自身不断的技术追求。
李蓉告诉记者,光电子产业迭代速度快,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更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除了研发高密度机架这样的专利产品,企业对工艺研发的投入,同样毫不吝啬。
在光卓科技有个制度,每个月都会奖励提出技术创新点子的员工。此前,因为一名员工在改进生产环节中,一款研磨液的滴入方法,公司就给予了现金奖励,希望以此鼓励全体员工关注产品品质和创新。
李蓉介绍,这名员工在实操中,将原本使用的烧杯配比,改为由带刻度的塑料吸嘴滴管滴入,只是一个小小环节,但能让工艺操作变得更方便和精准。虽然该细节本身对产品的影响并不大,但公司认为,正是这种持续不断优化的产品细节,才能推动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
而近年来政府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也让光卓科技在推进技术研发上,有了更大底气。2019年至今,依托企业所在的光电谷孵化器,光卓科技累计获得了7项政策资金支持共98.57万元,其中既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也有江夏区级提供的研发投入奖励。“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令企业更愿意投入研发力量,进一步发展。”李蓉表示。
据介绍,依托江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的武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光卓科技所在的光电谷孵化器园内,园区企业发明和商标申请量已连续两年增超23%,今年,还有多个企业专利项目,在经过保护站梳理指导后,正在进行申报。(长江日报记者汪峥 通讯员田勇 朱劲松)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