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李沁雪 通讯员田野) “支点建设,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日,长江经济带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湖北经济学院召开,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彭智敏围绕湖北“生态支点”定位,深入分析生态保护重点及资金筹措路径,强调以“美丽湖北”建设为抓手,撬动和支撑“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彭智敏参与座谈。通讯员 供图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超千公里的唯一省份,是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和三峡库坝区所在地,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彭智敏着重强调,在湖北生态支点建设中,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随后,彭智敏以湖北省洪湖水环境水生态状况为例,指出洪湖近年来在保护治理方面力度不足,导致水质持续恶化。“在2022年和2023年,洪湖水质下降到V类,在全省多数湖泊水质有好转的情况下变坏了。”他进一步指出,必须强化河湖长制的责任和考核机制,以防止治理不当或敷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
据了解,2024年3月22日至6月30日,荆州“全面打响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战、总体战”,截至5月初,当地市县两级已有1189个工作组进驻洪湖流域1848个村,以实际行动扭转洪湖生态困局。“从洪湖的治理来看,要紧盯城镇生活污水直排、养殖污染严重以及生态保护修复不到位等核心问题。”彭智敏说。
“湖北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打造先行示范的生态支点,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湖北样板。”为保障湖北生态支点建设的资金需求,彭智敏提出一系列创新思路。一方面,建议获取受水区水资源税中的一部分,以横向转移支付的方式返还给调水区(包括湖北、陕西和河南)及影响区(汉江中下游地区),将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另一方面,着力引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形成“国家级大基金支持+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引领+省级国资基金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基金赋能体系。同时,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为沿江省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通过这样的方式,湖北能够充分发挥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以‘美丽湖北’的生动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撬动和支撑起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彭智敏说。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徐嘉璐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