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口检了一遍,上市前再复检,双保险!”近日,在张沟镇先锋黄鳝交易市场,查验“检测合格证”“承诺达标合格证”后,养殖户刘永伍的950斤黄鳝顺利卖出。
在这个全国最大的黄鳝原产地交易市场,活跃着一支20多人的黄鳝品质安全快检队。在前期塘口检测的基础上,对入市的黄鳝再次进行全检,查验“两证”后,黄鳝方可上市交易。
仙桃是“中国黄鳝之都”,全市黄鳝养殖面积已达25万亩,产量超过10万吨。春节前后是黄鳝上市旺季,仙桃确保黄鳝安全上市——在养殖端,推进塘口普检,胶体金快检室乡镇全覆盖,对全市养殖户户户检测,合格方可捕捞上市;在交易端,推进入市批批检,涵盖全市57个农贸、批发市场,并对流动收购商贩集中开展科普及警示教育。
检测,只是对黄鳝品质的最后把关。从黄鳝交易上溯到推行生态养殖模式、投入品监管,仙桃持续推进安全“关口”前移,全力以赴打造“好水育好鳝”的区域公用品牌。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仙桃水网密布、全域富硒,天赐好水土孕育出的黄鳝独具“大黄斑”标识,在业界有“水中野山参”美誉。
仙桃人深谙养鳝先治水、好水养好鳝、好鳝出好价的道理。近年来,一直持之以恒地把“治好水”作为壮大黄鳝产品的基础性工程,去年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治水、活水、清水,新年伊始又启动了总投资19.2亿元的水网焕新工程。
养殖核心区的先锋村,从东荆河引来“源头活水”,对养殖尾水进行综合治理。
“流水养殖,黄鳝一直在清水塘里,很少发病,自然身强体壮、健康成长。”实施尾水治理后,刘永伍的养殖塘一条渠进水、一条渠出水,同时坚持塘口常态检、上市前必检,给好品质上了几道“保险”。
除此之外,仙桃发挥“仙桃黄鳝”作为省域公用品牌优势,制定标准育品牌,加快完善仙桃黄鳝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体系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监管质量树品牌,借助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风向标”影响,推广使用仙桃市黄鳝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快湖北省黄鳝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同时,大力推广稻虾鳝生态养殖、浮床设施养殖、无抗养殖等高效绿色模式,及黄鳝养殖生物调控、中草药替代抗生素等“减抗替抗”养殖技术,从源头杜绝药残超标,确保黄鳝质量安全。
从养到卖,一系列安全链“环环相扣”,让“仙桃黄鳝”获得国家级榜单“背书”,更捧来市场认可、食客口碑。
“仙桃黄鳝”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荣登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榜第70位,品牌价值达226.71亿元,对比2023年度增长31.6%,刷新全国同类产业增长纪录。
“品牌响、品质好,不愁价不高。”刘永伍说,他家的黄鳝在过年前就差不多“清塘”,大部分都是订单式捕捞,直供成都、重庆等地的高端连锁酒店,“养殖300多口网箱,净赚50万元没问题。”
放大“仙桃黄鳝”品牌优势。去年,市国有投资平台和市场主体共同出资,成立仙桃市黄鳝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搭建“仙鳝链”平台,吸纳养殖户、商户、合作社、企业入链上线,让养殖塘与大市场对接零距离,已供应重庆、宁波、北京等地商超鲜活黄鳝7万多斤。 (记者 胡纯波)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