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并不是布达拉宫文物的总数。”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
素有西藏“天然博物馆”之称的布达拉宫,历史上从未进行过文物的登记整理工作。据强巴格桑介绍,当时,文物库房的文物全都杂乱地堆放在一起。1991年,管理处组织了所有的员工,开始对文物进行整理,仅对文物进行分类就用了3年时间。
他说:“那时,管理处条件较差,用于拍摄文物的只有一部照相机,照片还是黑白的。我们对文物一件一件进行分类,边登记边照相,对文物的重量、高度、材质、名称、造型、年代等逐一加以登记。”
强巴格桑说,仅一个达赖灵塔上就有无数的文物需要进行登记,耗时很长。“最高的灵塔有12.5米,工作人员需要爬上灵塔,对灵塔上镶嵌的各类珍宝逐一进行拍照登记,工作量非常大。”他说。
强巴格桑说,旧时,殿堂的守护僧人每隔一段时间实行轮换制,而轮换时的交接工作需要长达3个月的时间。上一任守护僧人需将所有文物逐一交接给下一任。
2006年起,国家文物局要求全国各文物单位对文物建立电子化档案,并要求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再制成光盘保存。于是,管理处又开始重新做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了9000多件的文物电子化登记建档。
责编:马遥遥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