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热点排行(万花筒)

短短12天的残奥会洗礼中国人的心灵

2008-09-18 11:32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新华网(记者李惠子 王秀琼 曹凯)12天的残奥会落幕了,陈笛心中的感动却久久没有褪色。

    10天前,就在“鸟巢”的第一个残奥会比赛日,100米短跑深深震撼了陈笛。“记不清国家了,当时一个男的领跑员用绳子拉着女运动员冲过终点,那一刻,我觉得这两个人真的是融为一体了。跑完以后,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情侣呵?”陈笛的语气中透着一丝羡慕,“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跑步的。”

    对在北京一家网站工作的陈笛来说,北京残奥会给了她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她知道了“领跑员”的存在:“领跑员是运动员的眼睛和翅膀,是送运动员冲过终点的人”。

    第一次,她和聋哑人坐在一起看体育比赛:“虽然我们这边声音没有别处大,但他们也奋力地挥着手和旗帜,热情毫不逊色”。

    第一次,她对残疾人产生深深的敬佩:“在电视上看到盲人运动员跳远,跳了几次都落在了沙坑外面的硬地面,肯定受伤了,但还是一次次挑战,直到跳出有效成绩。太坚强了!”

    陈笛坦承,以前觉得残疾人“有点麻烦”。“我觉得以前对他们认识太少了,我希望有机会多了解他们。”

    中国百年奥运梦想随着17日晚残奥会的落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短短的12天残奥会,让许多人像陈笛一样,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心灵革命”。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8677名公众展开的调查显示,95.8%的公众表示,自己被残奥会“深深感动”,96.5%的公众认为残奥会让人“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对8岁的武灏哲来说,是他崇拜的那种坚强。“他们(运动员)很坚强!”17日刚和妈妈看完马拉松比赛的武灏哲说。小男孩脸上稚气未脱,说起心中的英雄时眉飞色舞,“有一个土耳其的运动员,他虽然是最后一名,但还是坚强地跑下来了!”

    “如果以后班上有残疾人同学,我要多多帮助他。”

    武灏哲表情认真地说。

    武灏哲的妈妈赵鹏飞说,奥运的最后一天了,特意满足了孩子来现场看比赛的愿望。“这对孩子是一种鼓舞,因为(现场)非常震撼。”她低下头对儿子说,“残疾人能做得那么好,健全人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

    作家肖复兴认为,残疾人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是:在这个倾斜而美丽的世界里,有一种神圣的光芒照亮他们的胸膛,那就是他们内在的生命和精神,他们无限的光荣与梦想。

    “残奥会最重要的遗产应是人道主义关怀和残奥会精神得以深入人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汤小泉此间代表残联主席邓朴方致词时说。而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说:“残疾人运动是人类良知的运动。”

    陈笛告诉记者,残奥会让她深深体会到,社会应向残疾人有更多的倾斜,以体现公平,否则社会是不完善的。“可能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不愿意别人帮助,但他们真的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社会至少应给他们提供公平的环境。”

    17日晚的闭幕式同样是全世界残疾人的节日。20岁的盲人女孩依依与妈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欣赏闭幕式。她最关心残奥会火炬如何熄灭。残奥会期间,依依最关注“水上的比赛”。“运动员都非常努力,很多志愿者和好心人帮助我们。”

    像同龄女孩一样,依依是个爱感动的女孩。“我喜欢唱歌,靠耳朵感受世界。” 依依正进行专业的声乐训练,她声音悦耳。

    而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咨询亭服务的61岁的北京残奥会志愿者程纪勇可以坐在“鸟巢”里观看残奥会闭幕式。经营着一家残疾人工厂的程纪勇每天只能依靠轮椅出门。他对闭幕式有很高的期待。“残奥会开幕式给我们的感觉很温馨,闭幕式则更加精彩。”

    程纪勇的手机彩铃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他在奥运会开幕第二天就换上了这个彩铃。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程纪勇坐在“鸟巢”的观众席上被这首歌深深打动了。

    “社会各界非常理解我们。一次打车回家,到达后,出租车司机坚决不要我的车钱,并说‘你都可以当志愿者,我就不能当一次吗’。”程纪勇对此记忆犹新。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马和励在此间表示:“残疾人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世界上没有能力残缺的人,只有能力不同的人。残疾人的权利必须被重视、尊重和履行。”

    “他们用看得见的有形的残缺,照见我们心灵与精神的某些残缺。”肖复兴说。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