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缺位
“端午旅游”遇冷
与“清明”、“五一”小长假相比,端午小长假省会旅游市场普遍遇冷。大多数市民和旅行社表示,除地震灾难影响出游心情外,今年端午小长假恰逢全国高考,中小学生也要抓紧复习迎接期末考试,也是市场遇冷的重要原因。
记者从省会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端午小长假期间的出游价格比起“五一”更实惠,基本和平时周末持平,有些产品价格甚至更低,但广大市民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报名寥寥。而端午出境游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出境游产品处于冷清境地。
记者调查发现,在旅行社推出的端午节旅游产品中,大部分旅行社仍以短途周边游和常规长途游线路等为主推产品,个别旅行社尽管打出“端午游”字样,却依然是常规游产品,缺少“民俗文化”的味道,让人感受不到端午出游的特色。
河北至诚旅行社总经理郑杰认为,没有特色,是“端午游”受冷落的原因之一。端午游产品可以尝试,不过线路安排需要经过考察,市场培育也需要有个过程,其实,现在旅行社方面对节日旅游比较重视,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特色“端午游”也许会很快出现,并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市民吴先生认为,“端午游”还是有不少东西可以做,市场是靠培育和发掘的,只要旅行社肯动脑筋,就不愁挖不出新的东西来。
商家“锁定”常规促销
营销创新尚显不足
首个端午小长假,本该是一向善于抓住节日做文章的商家狂赚钞票的好机会。然而,记者走访省会各商家发现,因为事先没有摸清端午节底数,商家们几乎都没有推出什么有新意的活动,更多的商家则把这个端午小长假定位为普通的小长假促销期,促销力度并不太大。
6月7日至9日,建华百货举办“端午情怀粽享快乐”促销活动,当日购物单品满100元以上的顾客,领取环保购物袋一个,满300元以上的顾客,可加赠粽子1份。东购、新百广场也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最看重端午节市场的似乎是家电卖场,北国电器集中采购了近十万台特价商品,联手15家电器商场推出大型促销,苏宁电器等也甩出了端午让价利剑。
也有商家让这个传统节日走进了商场。北国商城推出了颇具民俗色彩的活动,有许仙邀您点雄黄、佩香囊带葫芦游百病等,6月8日开店时,许仙在门口将雄黄酒点在顾客手臂上,象征驱邪避凶,前200名顾客则可免费获赠五彩香囊和福禄葫芦。
端午节的商机需要进一步开发,小长假应该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商场、卖场的互动活动。端午节小长假究竟怎样才能玩出花样,商家营销活动的创新很重要,可惜的是,商家们并没有表现出敢于创新的勇气,如何营销传统假期依旧是摆在众商家面前的一个难题。
端午节成了“粽子节”
文化内涵有待开发
粽子俨然成了端午节的代表,在省会各大超市,时令的粽子节日期间成为商家主打热销品。各种各样的粽子被摆在醒目的位置,营造出了浓浓的端午气氛。
除了粽子难道就没有别的商机了吗?
包粽子、插艾草、捆五彩线等都传承着历史文化内涵,可不得不承认的是,端午节正在成为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在城市中,它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
业内人士认为,端午节的受冷落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有关人士认为,端午节被列为法定假日,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不过要想传统节日焕发活力,不仅要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充分挖掘其文化商品,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这样才会使得端午经济越来越火。
责编: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