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潜水队”——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掠影

“寻找心中的一抹绿”摄影大赛

从武汉出发,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各种“绿色”。

争创文明城市

今年是武汉市新一轮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武汉经济图片

“端午经济”侧重于“吃”

发表时间:2009-05-29 08:35

来源:长江网  进入论坛
分享到: 6.02K

(楚天都市报)(记者龙滢 实习生梁爽)昨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也是三天小长假的首日。记者走访发现,“端午经济”主要侧重于“吃”,而传统端午文化中的挂艾草、戴香囊等,则鲜有问津。

 

 

图为:粽子降价 记者陈勇摄于武昌徐东某超市

  在武昌区学院路上,每隔两三米便可看到卖粽子的小摊,一些原本是卖烧饼、面条、炒饭的摊位,旁边也多了粽子的蒸锅。一位小贩还打出“一元4个”的低价,引来了不少市民购买。

  中百仓储珞狮路店,冷柜内的粽子几乎卖空了。在中商徐东平价广场,除了粽子外,绿豆糕、咸鸭蛋、皮蛋等端午时令食品,格外抢手。

  在传统端午风俗中,艾草有“辟邪保平安”之意,插艾草更有驱蚊保健的功效。记者走访了两家菜市场、三家大超市,都不见艾叶的踪影。在某小区门口,写着“艾草”两字的牌子让记者眼前一亮。摊主告诉记者,小摊上共有百余捆艾草,但当天卖出不到20捆。记者在数家超市也没发现有香囊卖。

  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市民,大部分人都觉得对端午节的印象仅在于“吃粽子”。汉口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感觉端午节这一传统习俗逐渐被简化、淡化,以前吃的粽子都是自家亲手包的,如今会包粽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都是买现成的多。市场上速冻粽子应有尽有,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节日需求。人们过节虽然轻松方便了不少,却缺少传统热闹的气氛。

  一些人士还认为,“吃粽子”、放假三天,“端午申遗”,并不能改变传统节日文化式微的现实,但端午节的内涵也不仅仅是买个粽子、发条短信。如何挖出、留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如何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温馨的传统文化氛围,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

 

 

责编:陈颖

长江网24小时报料电话:上午8点至下午6点请拨打027—66668888;
下午6点至上午8点请拨打027—85779997;手机:18702712366。;
本文被浏览

延伸阅读

合作网站
E览微博
论坛热帖
今日排行
热门图片
文化五城
长江宽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镜像网站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