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时4年抢救残毁八达岭长城3700米
北京用纯人工的方法,历时四年,在地处深山中的八达岭长城未开放段进行抢险加固,最终抢救了3700米严重坍塌的墙体。该工程日前通过文物部门验收,顺利竣工。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标志。此次抢险加固工程的完成,对保存长城原真性、传承历史,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示范作用。
八达岭南北两侧的未开放段长城,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破坏严重,特别是条石垒砌的墙体、马面及中室残存城砖墙体,坍塌严重。为保护长城文化遗产,从2006年6月10日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开始,北京市文物局和八达岭特区办事处共同启动了八达岭长城未开放段抢险加固工程。工程共分两期,首期对南段1245米进行抢险加固,二期对北段2455米进行抢险加固。
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工程以排险和补坍为主要内容。在统一的技术要求下,除去散落在长城两侧的砖石外,新使用的方砖、条砖、毛石、异型砖,均按照现存实物规格定制;出水口、基座条石等新补配的石构件均按原状制作;砌筑采用传统白灰浆,封护残状宇墙、雉堞、垛墙顶部,均采用传统青灰浆加细麻刀;各城楼券洞、垛墙、宇墙、墙体开裂处,均采用灌注传统白灰浆封固处理。
八达岭未开放段长城地处深山,许多地段坡度达70度,任何现代化机械都无法使用。在这四年多时间里,工程克服重重困难,以人工方式清渣土、运石条,使用毛石2900方、白灰3000吨、水6000吨、各类砖13万块,共维修9座敌楼、7座敌台、17个便门和3700米墙体。同时,八达岭特区对施工人员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施工现场时常遇有狍子、松鼠、蛇、野猪、北京雉等野生动物,工人只采取驱赶方式,不加伤害。在施工中,累计出土明隆庆三年纪事碑两块、隆庆四年纪事碑一块,以及石雷、石炮弹、砖雕构件、长城日常维修工具等一批文物。现出土文物已经由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收藏。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