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实习生潘睿哲、通讯员苏凯琪)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8月5日,长江文化促进会考察团成员登上三峡大坝坝顶,沿2300多米长的坝体参观,详细了解这一超级工程在技术创新上的成就、雄浑壮伟背后的故事。
蓝天白云下,滚滚长江两岸绿树如茵、鱼跃江上,一库江水东流,一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景。波光粼粼的长江上,三峡大坝如一条银龙横卧。坝顶上,每隔百余米就安装一部高大的红色坝顶门机,用于提升泄洪闸门。凭栏远眺,只见上游秭归新县城高楼林立,屈原祠矗立在浪涛拍岸的江边。
仰望巍巍大坝,回首孜孜历程。三峡集团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峡工程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5月20日全面竣工,为修建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离别故土,上万科技工作者、近十万建设者挥洒汗水,建成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据悉,三峡大坝建成以后,长江下游再没有出现过巨大的洪涝灾害,尤其是挡住2020年夏天的大洪水,保证下游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三峡大坝也是宜昌“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口)旅游核心产品。今年上半年,三峡大坝接待游客150.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4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超9倍、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