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荆门市司法局了!”日前,一起政企争议在市司法局组织调解下,某管理区管委会领导和某投资集团公司负责人化“干戈”为“共赢”,当场达成调解协议。
用时14天化解一起国有建设用地收回争议,既维护了企业正当权益,又保证了地方招商引资项目正常落地,最终取得了保企业权益和促地方发展“两不误”的“最优解”。据悉,这正是市司法局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28日,某投资集团公司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不服自然资源部门作出的国有建设用地无偿收回决定,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市司法局办案人员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后当即受理,及时与被申请人见面沟通,再紧锣密鼓安排现场调解,至4月11日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用时仅14天。
今年初,市司法局谋划了“荆心助企·法治护航”十项行动。作为这十项行动之一,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突出“便企”“利企”“惠企”“护企”“助企”五大导向,力求将行政复议打造为企业化解行政争议的“首选路径”和权益保障的“法治盾牌”,依法平等保护广大企业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畅通申请渠道,市司法局设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申请渠道、下沉服务至行业协会和政务窗口、建立市域联动受理机制,降低企业维权门槛。在优化审理机制方面,简化流程、限缩时限、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审理,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强化调解功能,以“调解优先”贯穿案件全流程,结合行业协会力量定制个性化调解方案,推动争议柔性化解;同时强化监督刚性,对违法行政行为坚决纠错,严控“以罚代管”“小错重罚”等乱象,平衡执法力度与企业权益,严格监督纠错。与此同时,市司法局还延伸履职链条,针对案件暴露的共性问题,通过制发意见书、开展法治体检、建立回访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源头治理和企业合规能力建设。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政复议不应仅是一种涉企行政争议的解决方式,更应成为一道守护企业发展的法治屏障。这场持续14天的法治接力,不仅见证了政企双方从“针锋相对”到“互利共赢”的转变,更折射出市司法局强化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将法治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的坚定决心。 (记者邓琳 通讯员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