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过后,一马路杂居小区,刷黑的柏油路整洁如新,汽车有序停放在车位内。“幸亏改造了,不然这里就是污水潭。”宜昌伍家岗区隆康路社区书记易蓉说。
一马路杂居小区始建于1980年,8600平方米的范围内,塞满单位宿舍、平房等各种类型住房22栋、居民238户。
因建设年代久远,市政排水管道等后建的基础设施高于小区管网,下雨溢流严重、公共空间有限,老旧小区遭遇的普遍问题在这里几乎无一幸免。
而且历经数年棚改、拆迁及改造,伍家岗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基本完成改造,剩余一马路杂居小区等零星小区,分散在商品房之中,已无法满足整体打包改造条件。
这些插在商品房间的老旧小区怎么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解决人、地、钱问题?一马路杂居小区改造作出探索。
“双业主”管理明确改造责任
“老旧小区改造最难的还是居民沟通问题。”易蓉说,过去,老旧小区改造,甲方只有一个——社区,社区不仅要负责居民工作,就连招投标、施工、材料等工作都要一肩挑,施工进度不能保证。
“改造难免遇到停水停电的情况,边改边协调,协调不好就停工,影响居民生活,容易造成矛盾。”在此之前,易蓉曾参与过6个小区的改造工程,从水厂、电力、管网怎么协调,刷黑路面是5厘米还是10厘米,水管买多粗,这类专业问题统统由社区拍板。
不仅社区工作人员累得“人仰马翻”,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对于施工质量等细节更是很难把关。“每次签字都瑟瑟发抖,怕出问题,但不签字流程走不完,工程无法推进。”
2022年初,伍家岗政府推出街办社区与平台公司“双业主”的模式,由伍家岗城投公司全面接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街办社区则回归本职做居民工作,双重管理、各负其责。
改造之初,一马路杂居小区前前后后进行了4轮,坝坝会、圆桌会、议事会……居民们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一起商议,协力安排时间表,施工顺序。“大大减少了工程开工后与居民协调的时间。”伍家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刘华说,2022年初小区改造正式开始,一年时间工程完工,小区地面和地下管网改造时间仅两个月,工程进度加快,居民满意度也更强。
清单化改造因地施策
一马路杂居小区居民构成复杂,多以老年人、临时租户、工薪阶层为主,各方需求不同。小区基础条件不同,改造提升的内容也有相应区别。
该小区人员众多,但空间狭窄,5个出入口与小区均由小巷连接,过去电动车、三轮车无处可停,飞线充电现象明显。反复测量后,施工方在巷角等原来废弃位置,安装非机动车充电棚。
根据《宜昌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老旧小区改造要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大类型57项改造内容,层层递进。
其中基础类属于水、电、气管网等必改事项32类;完善类则包括绿化、适老化、文体设施等附加项目18项;提升类包含幸福食堂、服务站、公共厕所、综合超市等项目共7项。根据不同社区需求,居民可自己点单。
“公益物业”兜底长效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后,不维护,没两年就会恢复原样。但维护需要物业,需要后续投入,一马路杂居小区已经“放养”了40多年,从0到1培养消费习惯并不容易。
小区还是典型的“三无”小区,小区出口多,无法封闭管理。周边商品房住宅环绕,可利用地块不多,公共空间不足,难以支撑规模化的运营和业态布设,市场化物业公司管不起也不愿管。
改造后,社区委托伍家岗新城物业公司进行公益性保洁托底服务,这才有保洁人员上门服务。
新城物业公司总经理杨兵说,去年区城投公司成立物业企业,专门统筹区内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小区,给予3年公益物业兜底,小区楼道外公共区域保洁频次不低于每周2次,楼道内公共区域不低于每周1次。服务“先试后买”提供3年试用周期,逐步培养居民购买服务的意识。
而物业公司资金来源除前三年由政府一次提供90%、50%、30%的财政补贴外,分片区经营,以基础较好的老旧小区为核心,向外辐射,通过停车场等其他的资源来换取收益,补充物业支出,通过片区化运营降成本。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金凌云 通讯员龚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