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8日讯(记者樊友寒)“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8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针对目前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湿地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湿地面积的15%。去年以武汉为主会场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正式通过了《武汉宣言》,标志着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湿地保护与修复资金筹措困难是制约湿地保护和修复的首要困难。”舒晓刚介绍,因湿地保护和修复属公益性项目,无法有效利用社会资本,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其中,国家级重点湿地保护与修复资金由国家林草管理系统安排,资金相对有保证,而省级重点湿地尤其是一般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缺乏资金来源。
“目前在湿地调查与监测、保护与修复、研究和宣教、执法能力与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有资金缺口。”舒晓刚建议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加大对湿地尤其是省级重点湿地和一般湿地保护的投入。同时,他认为区县级应设立湿地保护专项基金,采取财政补助、社会筹资等办法,解决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舒晓刚认为应推动“林长+河湖长+检察长”协同发力。他建议由林业部门牵头,与多个涉及部门共同建立和完善湿地管理保护协调机制,进一步整合职能,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加强监督和执法力量,杜绝湿地资源乱开发、滥利用。
“应加强湿地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湿地管理科技水平。”舒晓刚建议一方面积极引导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湿地保护专门人才,同时吸收具有水利、环境、生态、生物等相关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湿地保护队伍。另一方面,以“智慧湿地”提升湿地管理水平,利用物联网、影像识别、声纹识别等新技术构建实时监测网络,打造湿地智慧管理系统,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提升。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