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首页湖北

10年艰辛换来丰收希望 郧西农民育出魔芋新品种

2011-02-01 11:00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都市报)十堰市郧西县农民马定山,经过10年的艰苦试验,耗费50余万元,终于培育出了魔芋有性繁殖和杂交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昨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农民。

  马定山今年48岁,郧西县店子镇人。高中毕业后,因无钱读书,回家干木工和油漆工。

  2000年,马定山在外打工挣到钱后,回到老家集镇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年收入可达10万元。在收购废品的同时,他还附带收购魔芋出售。但当时魔芋产量很低,农民说由于缺种子,繁殖成本太高,没什么人愿意种植。

  如果用籽播种魔芋,成本降低,产量可增加,农民就能致富了。

  2001年春,马定山开始魔芋制种试验。当年由于授粉技术不到家,籽粒很少且空粒多,不能出苗。第二年再度试验,但下到地里仍然不出苗。第三年,还是失败。

  2004年,马定山大胆采用药物催眠方法,种子出苗了,冬季就长出一个个魔芋球茎,这种“有性繁殖”的试验终于成功了!

  但产量和品质又成了困扰魔芋产业发展的大难题。马定山决定继续挑战,培育杂交魔芋。

  他关闭了废品收购站,全心投入魔芋制种上。2008年春,为了寻找珍稀品种,他自费赶赴云南、四川、贵州、昆明以及神农架林区寻找野生魔芋标本,作杂交试验。

  一次,在河南乌云山采集野生魔芋标本时,为躲避野猪攻击,马定山从山上掉进10米深的悬崖下,将腰摔伤,几天卧床不起。

  2009年,他终于培育出了初期的杂交品种。亩产约1万公斤,亩纯收入近2万元。郧西县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胡中立教授评价说,马定山的魔芋有性繁殖和杂交技术已取得了试验成功,但能否进行大规模化种植,还需实践来进一步检验。

  马定山的名声不胫而走。香港一家公司老总辗转找到他,以月薪1万元请他去加拿大担任技术指导,搞魔芋育种;云南绥江县科技局多次请他去当地发展。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现在,他成立了郧西县定山魔芋专业合作社,社员154户,遍布全县10个乡镇,种植规模数千亩。他免费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就业人数达2000多人。

  昨日,马定山告诉记者,他还有个心愿,想建立全国第一个魔芋制种公司,成立一家魔芋研究所,让这一科研成果尽快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责编:金鑫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