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谷整体质量情况
2010年夏湖北省遭遇罕见暴雨洪涝灾害,对夏粮生产产生较大影响,稻谷质量同比上年有所下降。根据调查检测的1153份样品分析,稻谷中等 (三等)以上粮食的比率占90.2%,比上年降低6个百分点;出糙率平均值为77.2%,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为55.8%,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整精米率达到《稻谷》标准三等以上的样品比率为88.0%,比上年降低4.8个百分点。
(一)早籼稻谷质量
共采集260份早籼稻样品,涉及41个品种,比上年47个品种减少6个。调查的主要种植品种有两优287、鄂早 18、金优402、两优42、鄂早9号、浙辐802等。上述6个品种采集的样品数占本次早籼稻调查样品数的58.8%。早籼稻谷质量中等(三等)以上的比率占 86.5%;出糙率平均值为76.7%,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56.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整精米率达到《稻谷》标准三等以上的样品比率为91.5%。
(二)中、晚籼稻谷质量
共采集893份中、晚籼稻谷样品,涉及174个品种,比上年227个品种减少53个。调查的主要品种有: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一号、两优6326、天两优616、Ⅱ优 838、广两优香 66、金优 38、新两优 6号、Y两优1号、两优培九、培两优3076、珞优8号、皖稻161、Q优6号、黄华占、两优036、天优 8号、鄂中 5号、鉴真 2号、中 9优288等21个品种,采集的样品数占本次中晚籼稻调查样品数的45.2%,主栽品种相对集中。中、晚籼稻质量中等(三等)以上的比率为91.3%,较去年98.8%有所降低;出糙率平均值为77.4%,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 55.7%,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达《稻谷》标准一等以上。
二、优质稻品质状况
测报分析的413个优质稻样品中,全项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的有43个,占样本数的10.41%,较去年8.88%提高1.53个百分点。测报抽取的优质稻品种137个,比上年减少19个,其中早稻品种22个,中晚稻品种115个。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要求的主要为鄂中五号、鉴真2号和黄华占、天两优616。其次是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一号、两优 6326的部分样品和早籼稻品种两优287、鄂早18的部分样品可以达到《优质稻谷》三级以上。
(一)早籼优质稻谷
全项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的样品有 3个,占早籼稻测报样本数的5.66%,品种为鄂早 18和两优 287,达标率相对较低。
测报的早籼稻谷主要优质性状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在 11.8%~25.8%之间,平均值 20.0%;垩白粒率在 8.0%~100%之间,平均值 74.0%;垩白度在 0.9%~100%之间,平均值27.9%。早籼稻大多数样品垩白大,商品外观品质相对较差。如浙辐802,垩白度高,食味品质较差,但调查显示,该品种在湖北省武汉市的江夏区、荆州市的公安县、宜昌市的枝江市、孝感市的汉川市和孝南区,以及仙桃市仍有较大面积种植。
(二)中、晚籼优质稻谷
全项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的样品有 40个,占中、晚籼籼稻测报样本数的11.2%。主要品种为鄂中5号、鉴真2号、黄华占、天两优616、丰两优香一号、扬两优6号、丰两优一号、两优6326。
测报的中、晚籼稻谷主要优质性状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在9.1%~24.3%之间,平均值15.7%;垩白粒率在6%~100%之间,平均值41.6%;垩白度在0.9%~100%之间,平均值18.4%。影响优质稻达标率的主要因素仍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标。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